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新实践 | 巴州检察:检察监督紧盯食药安全 让群众吃得放心
2024-08-22 18:39:48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

焉耆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药品零售企业“回头看”。通讯员 景萃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古雪丽 通讯员 苏丽丽

  8月14日,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走访当地十余家药品零售企业,对3个月前发现的县域内部分药品零售企业存在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健康证已逾期、健康证未进行公示、执业药师不在岗售卖处方药等问题“回头看”,发现上述问题已不复存在。

  “我们平时很少注意这些细节,你们把问题都排查出来还及时解决了,以后我们买药也更踏实。”走访中,焉耆县居民马春花对检察官说。

  为提升法律监督水平和办案质效,焉耆县检察院在法律监督中树立数字思维,在办理涉药品案件中,通过搭建数字模型,发现十余条案件线索。

  5月初,焉耆县检察院通过搭建数字检察监督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再实地走访,对存在异常信息的10余家药店进行核查,发现了上述问题。在依法向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后,堵住了管理漏洞,督促药品企业规范经营。

  “我们在数据碰撞中筛查案件线索,再通过线下进行人工核实,确保了排查安全隐患的精准性。”焉耆县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说。

焉耆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药品零售企业“回头看”。通讯员 景萃摄

  不只在焉耆县,今年以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两级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紧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深入开展专项监督,确保群众食得安心、用药放心。

  5月9日,轮台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在排查餐饮行业食品安全隐患时发现,部分餐饮行业厨师、服务人员健康证过期。

  “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检验合格后获取健康证才能上岗,否则就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办案检察官说。

  5月14日,轮台县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督促辖区餐饮服务人员依法办理健康证,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执法人员深入辖区酒店、餐饮店,排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问题,对存在问题的餐饮单位现场指出并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同时,指导和要求餐饮单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把好人员健康关。

  当今社会,消费者只需在手机或电脑上动动手指,各类美食就能送上门来。外卖这一新型食品销售方式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暴露出餐饮店铺鱼龙混杂、食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

  今年6月,且末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辖区5家外卖平台的网络食品经营者中,部分经营者存在公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过期、未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公示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与食品经营许可证法定代表人不相符的情形。

  经核查,且末县检察院向相关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其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品外卖平台进行有效监管。

  紧接着,存在问题的商家收到了相关行政单位下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未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外卖平台负责人也被约谈。

  不久后,检察官对案件开展“回头看”,相关问题已整改完毕。

  和静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监督,打破了当地餐饮行业的“潜规则”。

  7月初,和静县检察院收到线索,部分餐饮企业不给消费者提供免费消毒餐具,还收取每人1元至5元不等的餐具费。查实这一情况后,和静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及时与相关行政单位对接,向其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依法履职。

  8月14日,检察官走访餐饮企业“回头看”。“通过查看餐饮企业近期顾客结算清单,我们注意到大部分餐饮企业已不再向消费者收取餐具费,个别收取餐具费的企业也在明显位置张贴了提示。”办案检察官说。

  今年以来,巴州两级检察机关共发现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线索25条,经核实后制发23份检察建议,有力维护了消费者饮食和用药安全。

  “食药安全无小事,我们将紧紧围绕司法为民根本宗旨,持续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加强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综合运用检察职能办好每一起案件,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巴州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海玲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杨瑞]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