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米娜(中)调解一起纠纷。受访单位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秀 马风洁 通讯员 李彬彬 张明盟
“阿姐,又麻烦你跑这么远的路来调解!”12月11日,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党委副书记朱思帆见到该乡人民调解员阿里米娜时感慨地说。“不怕麻烦,我先和当事人聊聊。”阿里米娜爽快回答。
阿里米娜在喀拉哈巴克乡长大,与村民有着深厚的感情,2019年病退后搬到塔城市区居住。虽然现住所离喀拉哈巴克乡20多公里,但乡里有事需要调解时,她必定赶到。当天,阿里米娜正是为解决村民纠纷而来。
麻烦事不止赶路。
当天的借款纠纷,缘于2018年,侯某向丁某借款10万元。双方约定每月利息5000元,6个月后还款,可到期后侯某拿不出钱。丁某将侯某起诉至塔城市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法院了解到侯某是喀拉哈巴克乡肯杰拜村村民,将该案分给熟知当地情况的特邀调解员阿里米娜,让她摸清案情,尝试调解。
借款纠纷不仅要厘清法律关系,更要为双方树立解决问题的意识。阿里米娜耐心劝说丁某来到肯杰拜村,其与侯某在村委会会议室见面后,吵得不可开交。
阿里米娜没有急着劝阻,待两人发泄完情绪她才开口:“以前的事说够了,咱们来谈现在的情况,先说说这钱到底给不给,再说说有没有能力给。”
丁某叹了口气说:“知道你叫我来村里,就是为了让我看看他家的情况。我看他也没钱付利息,干脆只还我本金就行。”
侯某对此还款方案表示认可。至此,借款纠纷顺利化解,但阿里米娜想得更远:她建议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司法确认后再不还款,债权人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这是对你们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对你们的约束。”阿里米娜说。在她的引导下,双方办理了后续法律手续。
凡事“多想一步”,阿里米娜认为,调解工作不仅不能怕麻烦,还需主动“找麻烦”。
2023年12月,王某等人到该乡库勒村务工。今年10月,工程结束,包工头刘某拖欠王某等人共计11万元工资。王某等人等待一个月后,仍不见刘某付款,向库勒村村委会求助。村委会工作人员找来阿里米娜帮忙。
“你们现在住哪儿?”一见面,阿里米娜先关心工人们的生活状况。了解情况后,阿里米娜带着他们到刘某住处讨说法,提出先给工人购买基础生活物资。
为解决工人取暖问题,刘某买来煤炉,阿里米娜帮着往工人住处搬,忙前忙后干了不少活,工人们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眼看天快黑了,阿里米娜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同刘某、工人们一起在屋里坐了下来。
“我不是不想给大家付工资,实在是没钱。”刘某坦言,他做生意失败,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卖了我家谷仓里的麦子,把钱发给大家。”
听到刘某的话,工人们陷入沉默。“这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了,虽然需要等一阵子,但起码能保障大家拿到钱。”阿里米娜见状劝道。最终,工人们决定先回老家过冬,给刘某时间筹集资金,再一次性发给大家。
近年来,阿里米娜直接参与调解的纠纷包括土地承包纠纷、婚姻财产纠纷等多种类型,其中75起调解成功,32份调解协议通过司法确认。阿里米娜说:“不论遇到什么案件,关键在于把当事人看作自己的家人、朋友,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样才能做到不怕麻烦。”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