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员正在向群众核对信息。通讯员 段玲玉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卫玲 李进福 通讯员 刘建炜 李晓娟
3月10日,记者走进昌吉市社会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明亮的大厅里,窗口依次排开,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提供咨询与业务办理服务。“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如今,这句话已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共识。今年以来,昌吉市委政法委精心打造市级综治中心,借助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人社局、妇联等部门的精干力量,结合大数据赋能,让群众带着矛盾而来,收获满意而归。
当天,居民李大爷心急如焚地来到综治中心,反映他家楼上卫生间漏水,导致自家天花板严重受损,多次与楼上邻居沟通协商未果。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李大爷,一边安抚情绪、一边详细记录情况。
随后,综治中心启动调解机制,联合社区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及专业维修人员一同前往现场查看。网格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邻里关系、房屋维修责任等方面入手调解。专业维修人员对漏水原因进行精准排查,给出维修方案。经过一下午的努力,楼上住户同意承担维修费用并尽快修复漏水处,李大爷的烦心事得以圆满解决。
这是综治中心高效调解、便民惠民工作的一个缩影。综治中心的高效运作,离不开解纷力量的整合汇聚。综治中心成立后,由昌吉市委政法委分管领导负责日常统筹协调,法院、检察、司法、信访、人社等常驻单位,以及教育、民政等单位共同入驻,还整合了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公证等多个中心。过去,解纷力量分散,各部门单打独斗,调解纠纷时常常力不从心,如今,各部门选派精兵强将入驻,协同作战,不仅方便群众求助,还能充分发挥部门优势,联动化解纠纷。
在综治中心高效运行的同时,与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也有效衔接。昌吉市综治中心作为中枢,汇聚多部门解纷力量和基础数据;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是主战场,承担大量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村(社区)则凭借地缘近、人缘熟的优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构建市 、乡镇(街道)、 村(社区)三级协同、高效联动的综合治理体系,实现“百姓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的灵活处置模式。
线上,综治中心依托“平安E家”微信小程序等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传递和处理,把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千家万户。在智慧赋能下,综治中心实现矛盾纠纷化解重心从事后被动化解向源头主动防治转变。综治中心借助“平安E家”微信小程序,综合分析群众日常投诉、矛盾类事件等,定期发布分析报告,并向相关部门通报结果,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软硬件平台的一体化建设,让综治中心社会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新跨越,真正做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让群众“只跑一地、只进一门”,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