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生和群众代表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人员送锦旗。受访单位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郭玉强 王筱玮 通讯员 陈嵩
3月22日,郭先生等4名群众代表来到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为工作人员送上锦旗,对他们妥善解决小翻斗车清运建筑垃圾问题表示感谢。
郭先生是小翻斗建筑垃圾清运车司机。日前,因为系统升级等原因,他和其余几名司机在办理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许可证年审时遇阻,无法开展垃圾清运工作。几人面临失去收入来源的风险,他们无奈之下来到综治中心反映情况。
窗口人员第一时间核实政策依据,发现症结在于部门间信息系统衔接不畅。综治中心立即召集相关部门现场办公。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独山子区城市管理局顺利为小翻斗车经营者办理了垃圾运输核准许可证,所有司机当天均办完年审手续,恢复垃圾清运工作。
“没想到这事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我们替独山子区近30户小翻斗车个体工商户成员感谢你们!”郭先生送锦旗时由衷地说。
这面锦旗正是独山子区综治中心试运行以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善治的生动体现。
独山子区综治中心整合“五大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人民调解中心、诉前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职能,搭建“1+1+7+N”运行体系,依靠“三地四方”(独山子区、奎屯市、乌苏市、兵团第七师)特殊地理位置,着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一个中心、多方协同、共同治理。独山子区综治中心整合相关单位及行业部门资源,依托专业调解力量,采取重点部门常驻、相关部门轮驻、涉事部门随叫随驻的方式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打造10个功能调解区,形成“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工作格局,实现群众困难诉求“只进一扇门、一窗口受理、最多跑一地”,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独山子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综治中心依托现有阵地,围绕群众服务工作积极推行便民举措,为办事群众配备免费Wi-Fi、AED除颤仪、自助上网查询一体机、水暖自助缴费机、饮料自助售卖机、手机充电站等,还贴心添置便民轮椅、雨伞、应急药箱等,让服务更有温度。
独山子区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不断完善区综治中心各项功能及机制建设,将综治中心打造为矛盾纠纷化解的“主阵地”,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