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从网络地图中提取洗车店分布等数据。受访单位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秀 通讯员 程艳 张海涌
“开洗车店要办啥手续?一方水多少钱?”近日,乌苏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谢海龙在洗车时和工作人员聊了起来。
经了解,该洗车店在未获取排水许可的情况下,将洗车污水直接排入排水管网管道。不仅污染水生态环境,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还可能存在未按规定缴纳特种行业水费的情形。
谢海龙将情况反映给乌苏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蔺勇,两人一致认为:可能还有其他洗车店存在类似问题。但乌苏市洗车店数量多、分布广,如果实地摸排,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如何精准找到这些洗车店,推动个案办理变为类案监督?大数据能否解决这一难题?
在检察院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办案人员先从网络地图中提取洗车店分布等数据,与乌苏市供排水公司提供的排水许可证办理数据、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水费缴纳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后,启动数字检察大数据模型。
“大数据模型自动关联分析,最终锁定可能存在违规排放污水等问题的洗车店。”谢海龙说,经调查核实该院立案2件。
为加快推进数字检察工作,提升数据挖潜与建模质量,2024年11月,塔城地区检察机关召开数字检察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相关工作。
为强化检察人员对大数据理论及模型应用的理解与掌握,塔城地区检察机关通过邀请外省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组织业务骨干外地观摩学习、开展模型应用案例研讨等形式,扎实推进数字检察共作。
协同联动,方能汇聚强大合力。塔城地区检察分院与基层院紧密协作,构建两级联动机制,确保数字检察工作实现高效协同、一体推进。同时,两级检察机关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不断扩充“数据池”,打破信息壁垒,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广泛应用筑牢根基。
“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激发了检察人员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主动性。”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塔城分院检察技术处主任曹亮说。
应用实效是检验工作的试金石。
借助“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法律监督模型”,塔城地区两级检察机关获得一些监督线索,截至3月,已立案12件,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5件,制发检察建议书1件,提出财产刑执行监督意见书6件,实现辖区7个基层院对法院刑事裁判涉财产刑执行工作监督全覆盖。
依托“网络餐饮服务平台新业态食品安全大数据监督模型”,塔城市人民检察院筛选出22条关键线索,定位到网络平台食品经营主体存在的食品成分及配料公示不完整、店铺名称与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不一致等问题,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月28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处举办的“2025年全区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技术演练”圆满收官。塔城地区检察代表队在此次演练中荣获三等奖。
“我们将持续深耕数字检察领域,不断拓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法律监督工作迈向更高水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塔城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郭学林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