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缓刑考验期人员同上法治教育课
2025-04-15 18:42:23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

4月15日,克拉玛依区人民法院公开庭审现场。通讯员 张安琪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讯(记者 郭玉强 通讯员 张安琪 叶尔森·赛力克报道)缓刑考验期内敷衍监管会有什么后果?4月15日,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人民法院通过公开庭审,给出了答案——依法裁定撤销刘某缓刑两年的执行部分。

  “我以为偶尔偷懒没事,现在后悔莫及……” 被法警带离时,刘某说。

  这场庭审不仅是对违规者的严肃处理,更成为100名缓刑考验期人员“沉浸式”的法治教育课。

  刘某因交通肇事罪于2023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然而,缓刑期间他多次以“忘记”“睡过头”等理由拒不履行行踪报备义务,即便在司法局多次书面告诫后,仍消极应付。

  法庭上,主审法官艾海提江·朱马洪阿皮孜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释法:“缓刑考验期是法律给予的‘缓冲带’,但法律的宽容不等于纵容。” 在公开裁决庭审中,克拉玛依区司法局出示了电子监管记录与谈话笔录,检察机关以典型案例强调“缓刑不是法外特权”,法院依据证据作出裁定。

  庭审结束后,法官还结合相关法律,着重讲解了社区矫正对象需遵守的监督管理规定,警示在场的缓刑考验期人员珍惜机会、改过自新。

  旁听后,一名缓刑人员说:“今天的‘旁听席’差点成了‘被告席’,法律红线容不得试探。”

  克拉玛依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深化刑事执行联动,创新 “庭审 + 教育” 模式,以 “靶向普法” 实现 “查办一案、震慑一片、教育一方”,为法治克拉玛依建设注入司法力量。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郑旭磊]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