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郭新强帮助村民修好了地里的水泵。受访者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王筱玮 杨慧萍 郭玉强
4月11日上午,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乌尔禾镇凤翔小区,几位村民在健身器材区锻炼身体。
“建房,你来啦!”看到查干草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治保主任郭新强向这边走来,村民马玉芳亲切地喊道,“咱们水泵出问题了,我家地一直浇不上水。”
虽然郭新强都五十多岁了,但村里的老人还是喜欢叫他的小名“建房”。
郭新强笑着应声:“走,带我去看看。”
2021年,乌尔禾镇查干草村、哈克村村民受益于“西部乌镇”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整体搬迁至凤翔小区,村委会将村民宅基地统一委托某企业经营管理,村集体向村民分配收益。
从平方到楼房,村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心还在土地上。
2021年4月,郭新强带着村民们“要种菜”的诉求,向村委会反映情况。经过多方论证,村委会在小区西侧开辟出10余亩空地,有种菜意愿的村民每人领取6分地。
郭新强跟着马玉芳来到地头检查水泵,发现闲置一冬,水管螺丝松动,水泵的水封也有些老化。
“马大姐,你先回去,我找工人过来修。”郭新强说着,掏出手机联系工人。没多久,维修工带着工具来了,换上新水封,紧了紧螺丝,水泵果真恢复如初。
地里的事,郭新强一门清。2016年,他当选查干草村治保主任后,偶然接触到辣椒种植新技术。
通过学习思考,他认为乌尔禾区有种植辣椒的条件,于是在自家田地试种了20亩辣椒,当年就取得亩产2吨的好收成,每亩地净收入达7000元。
赚了钱,郭新强想到老邻居热合曼·克力木。
这两年,热合曼家地里收成不好,郭新强眼观心藏。2017年,他拉着老邻居一起种辣椒,还主动给他送椒苗、带他学技术、帮他找销路。
郭新强(左)给热合曼·克力木讲解农业种植方法。受访者供图
这一年,热合曼赚了2万多元的纯利润。之后,他又承包了10余亩地,扩大了辣椒种植规模。
村民整体搬迁后,热合曼闲不住,让郭新强帮他找个活干。
经多方联系走动,郭新强将热合曼介绍到查干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工作,每月工资4000余元。
马玉芳家的菜苗喝上了水,郭新强这才拍拍裤脚上的灰,放心离开。
回到小区,郭新强告诉马大姐这个好消息。几位村民夸赞道:“建房的办事效率就是高!”
“那是,咱们能在小区里健健身,也得感谢人家建房呢!”村民石秀林说,这些健身器材也是郭新强收集村民诉求后,协调多方于今年3月安装完成的。
一旁看老伙伴们锻炼的道娜图亚露出满眼羡慕的表情。她因为腿脚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跟大家聊聊天。不过,每天能下楼转转,道娜图亚已经很知足了。
搬进楼房后,她上下楼不方便,几乎不出门,心情越来越低落。
听说这件事后,郭新强找了一块儿木板临时搭在楼梯上,给道娜图亚应个急。
转念一想,腿脚不便的老人应该不止道娜图亚一个,郭新强拉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询问村民实际需求。
很快,小区居民楼适老化设施全部加装到位,坐轮椅的村民进出家门畅行无阻。
大家正聊着天,道娜图亚突然想起家里的烟雾感应器天天叫唤。“谁知道是咋回事儿啊?”她随口问道,几个老伙伴都摇摇头。
“这确实挺闹心的,等我帮你问问物业!”郭新强说。
对于村民提出的问题,无论大小,郭新强只要听见了,就会“接茬”,从不会让大家的诉求“掉地上”。
今年3月的一天夜里,村民吐牙给郭新强打电话,说儿子儿媳吵架,儿媳要报警。
郭新强闻言赶到现场,很快找到矛盾根源,是儿媳认为吐牙拉偏架。
安抚好小两口的情绪,郭新强让一家人先休息。第二天,他拎了兜水果到吐牙家。寒暄过后,他劝解道:“阿姨,小两口的日子得让他们自己过。老话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他俩吵架,你可别当裁判!”
吐牙叹气道:“我本意也不是向着儿子,说着说着意思就变了。”
“所以就更不能插手了。下次他们再来找你评理,白天你就出去遛弯,晚上你就关门睡觉,不行就让他们来找我!”听郭新强这么说,吐牙长舒一口气,点头应了下来。
手机屏幕亮起,是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回复郭新强的消息:“一会儿我就去看看。”
郭新强让道娜图亚回家等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又嘱咐锻炼身体的老人注意安全,之后挥手道别。
夕阳西下,郭新强完成走访往家走。路过7号楼时,三楼窗户上突然探出个脑袋:
“建房!我家阳台灯不亮!”
“好嘞刘叔,我现在上去看看!”
晚风裹着榆钱香飘进凤翔小区,家家户户的灯火次第亮起,照在郭新强奔忙的身影上,也照亮了村民们热气腾腾的日子。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