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通讯员 谢丹艺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讯(记者 郭玉强 通讯员 谢丹艺报道)4月17日,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游成永受邀参加乌尔禾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建议意见见面会,与相关部门、人大代表及辖区群众共同探讨《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以下简称“机制”),为筑牢公益诉讼保护屏障、架起民生问题与司法保护桥梁注入新动能。
“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可能都与公共利益保护密切相关。”见面会上,游成永强调该机制的重要性。据悉,这一创新机制以公益诉讼为依托,将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纳入重点监督范围,将专业的法律监督转化为守护公共利益的“民生工具箱”,让晦涩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贴近生活。
乌尔禾区人大代表王跃龙对机制的建立表示认可,他说:“该机制让公益诉讼从专业领域走向百姓生活,今后将持续发挥代表桥梁作用,把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转化为监督建议,推动更多民生难题通过司法途径得到解决。”
乌尔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鸿志阐释,这一机制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人大代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形成建议,检察机关将其转化为公益诉讼办案线索,并在办案中发现共性问题,再通过人大代表推动政策完善,形成“民意收集 、司法监督、制度完善”的良性循环。
游成永表示,该机制的建立促使人大代表、群众和检察机关紧密协作,共同解决各类公共利益问题,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