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新和县公安局民警成功调解一起土地纠纷。通讯员 张卫明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韩晋 通讯员 张卫明
“你不把地还给我,我就砍死你!”4月8日,新和县渭干乡居民阿某举着农具,冲着哥哥买某怒吼。春日的田埂上,兄弟俩剑拔弩张,一场因土地使用权引发的冲突,将多年的手足情推到了悬崖边。
谁能想到,这场横跨两年的纠葛,最终在民警的努力下,让亲情重新“回暖”。
事情还得从2013年8月说起。彼时,阿某为购置拖拉机向银行贷款28万元,后续却因收成不佳无力偿还。走投无路时,哥哥买某念及手足情深,替他还清了债务。2016年,为了补偿哥哥,兄弟俩达成口头协议:阿某将名下40亩土地给买某使用25年,以抵28万元欠款。
时间一晃到了2023年,土地租金节节攀升,看着翻倍的租金,阿某急了。“要是这块地还在自己手里,租出去能多赚不少钱!”他越想越后悔,于是向哥哥提出要收回土地。买某听罢,气不打一处来:“想收地?先把28万元还我!”双方各有各的想法,矛盾就此产生。
当时,经派出所与村委会的联合调解,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土地归弟弟阿某所有,但欠哥哥买某的钱应当归还。买某已使用土地7年,租金折抵欠款10万元,阿某还应还买某18万元。因阿某还款能力有限,先还了10万元,买某归还了22.4亩土地。两人约定尾款8万元还清后,再归还剩余17.6亩土地。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没想到今年4月初,矛盾再次升级。
阿某急着要回17.6亩地,但又还不上剩余8万元欠款。而买某也有自己的顾虑:他的2亩地和阿某的土地连在一起,单独耕种不仅麻烦,而且欠款未清,怎能轻易放手?4月8日,两人再次发生激烈冲突。
新和县公安局渭干派出所民警介入调解后,深知此事不仅是钱和地的矛盾,更是对兄弟情分的考验。民警多次上门,分别与兄弟俩促膝长谈,面对阿某急于收回土地的想法,民警耐心解释:“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要先履行承诺,事情才能顺利解决。”考虑到阿某的经济困难,民警帮他分析现状,寻找解决办法。
而对于哥哥买某,民警则从亲情入手:“你们是一母同胞,这些年相互扶持,要不然前几年你也不会帮他把钱还了,这就是剪不断的亲情呀,难道真能为这点事老死不相往来?” 民警的话,慢慢解开了买某的心结。
在充分了解双方诉求后,民警提出一个巧妙的方案:买某家的2亩地与阿某的土地相邻,耕种不便,不如干脆卖给阿某。民警结合市场行情,给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这个方案让兄弟俩眼前一亮,这样既解决了买某的耕种难题,又能让阿某的土地连成片,便于管理和经营。
经过多轮沟通,兄弟俩终于放下成见,心平气和协商细节,最终达成一致:买某归还17.6亩土地,并以每亩7250元的价格将2亩地卖给阿某;阿某当场支付9.45万元。当兄弟俩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时,他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场因40亩土地引发的纷争,在民警情、理、法相交融的调解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曾经剑拔弩张的兄弟,如今重拾亲情。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