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公路“盘龙古道”究竟有多少个弯?
2024-04-01 17:55:25 石榴云/新疆日报综合

  近日,因冬季积雪结冰而禁止通行的新疆盘龙古道恢复通车,许多游客自驾驶入这条“网红公路”,开始帕米尔高原之旅。

  这两年盘龙古道爆红网络,仅去年10月1日就有30000多人、6900多辆车“盘”过去。那么盘龙古道魅力何在?

  盘龙古道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全长36公里,最高海拔4200米,落差达1000米,公路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帕米尔高原,完美演绎了魔幻、神奇、壮丽与刺激。山路弯多、急、陡,这些让盘龙古道的名字越来越响、越来越红。

图片

盘龙古道。来源:网络

  盘龙古道为何而修?

  盘龙古道又称瓦恰公路,最早是从塔县到瓦恰乡的公路其中的一段。你知道吗?之所以要在如此荒凉的地界修一条千回百折的公路,并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用最短的距离打通当地五个村落。

  瓦恰乡位于塔县县城的东南方,其间隔着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汗达克尔山脉。过去,瓦恰乡的牧民们到县城,售卖一些农作物、换回一些物资和生活用品,需要从瓦恰乡夏布孜喀拉村(海拔3100)出发,约22公里达到海拔4216米的乌古力牙特达坂,下坡13公里后,才能接上了314国道,再行进23公里即可到达塔县县城,这就是昔日的牧民出行之路。

  为了让农牧民们能够轻松地走出高原,更好与外界联系,在这里修建了一条依着山脊而建的瓦恰公路。2019年7月,盘龙古道正式通车,为农牧民们打通了幸福之路。路通了,农牧民日子也更好了。之后走红网络,成为了长途自驾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盘龙古道美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晶晶 摄

  盘龙古道究竟有多少个弯?

  这条路被当地人称为“高原天路”,从空中俯瞰,一条公路蜿蜒而下,依山脊而建,似一条黑龙盘绕在山间,由此被称为“盘龙古道”。

  盘龙古道究竟多少个弯呢?有较真的游客实地去数过:608个弯!

  这一数目远高于滇缅公路上的晴隆24道拐、川藏线上的怒江72道拐、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的99道拐……盘龙古道很多弯道是180度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卡弯。

图片

盘龙古道小盘龙路。来源:网络

  盘龙古道分大盘龙和小盘龙,从县城向东南出发翻过达坂,首先看到的是大盘龙,虽然弯度很大,但弯道不是那么密集,沿途设置了停车区可供游人观赏风景。转过了大盘龙的几十道弯,紧接着就看到了小盘龙,弯弯曲曲、极具挑战性,无论是视觉体验,还是驾驶体验,都会让人心潮澎湃,肾上腺素激增。

  盘龙古道为什么不能修直?

  有人说,这是中国最绕的公路。一环扣一环,甚至有的大接近一百八十度,多看一眼都会手心冒汗。

  古道的修建过程极为艰难,因为古道所在的山是沙土岩石,质地松散,不能够穿山打隧道、也不能够架设桥梁,无法修成直路,必须依山势建成S形环绕路,才最稳最安全。这就是盘龙古道不能修直的原因。

  盘龙古道的608个S弯道绝不是为了炫技。从山下到山顶,高度从海拔3000米左右迅速攀升到4000米以上,落差高达1000米,不修筑盘山公路,无论爬坡能力多强的车也会望山兴叹。即使是车技高超的自驾爱好者行驶过盘龙古道,也会为其头晕目眩的弯道深深叹服。

图片

盘龙古道。来源:网络

  盘龙古道自驾攻略

  自驾路线:喀什市—G314国道—塔什库尔干县—盘龙古道西起点—大盘龙—小盘龙。

  住宿与餐饮:推荐在塔县住宿一晚,以缓解长途行车疲劳,同时也便于游览周边其他景点。塔县内有各类酒店及民宿供选择,部分地方特色餐厅提供地道的新疆美食,不妨品尝一下当地的羊肉串、手抓饭和奶茶等特色佳肴。

  注意事项

  1. 由于盘龙古道弯多路陡,对车辆性能有一定要求,建议驾驶四驱越野车并携带必要的应急工具和设备。同时,驾驶员需具备一定的山路驾驶经验,保持谨慎驾驶,遵守交通规则。

  2. 一路上可能会没有信号,需要提前下载离线地图。

  3. 容易高反的朋友,车上可以备个氧气瓶,盘龙古道顶上海拔高,拍照注意不要跑、慢慢走,不然容易头晕高反。

  4. 因为转弯比较多,易晕车,记得提前准备一些晕车药。

  5. 门票价格:免费

图片

盘龙古道入口。来源:网络

  正如盘龙古道入口的两行大字所说,今日走过了人生的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这或许就是盘龙古道游客们的精神寄托。如果你有幸走过这条路,一定会让你永生难忘。

  素材来源:石榴云综合天山网、新疆是个好地方、中国国家地理、新疆我的家微信公众号等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阿依排日·阿布拉]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