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微闭双目,轻靠椅背,听着当地民众熟悉的音乐……7月29日,巴音达拉在位于博乐市的家中,寻找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70周年写书法的灵感。
今年50岁的巴音达拉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文书法传承人。他介绍,蒙古文书法文字风格独特,为竖式结构,字形修长,线条匀称,收放合度,充满律动。
巴音达拉给学生教书法。甫金红摄
蒙古文书法是中国书法和篆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不断发展,彰显出中华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
巴音达拉与书法结缘是在1996年,当时他还在温泉县塔秀乡中心小学当老师。他带着画作去参加一个节庆活动。活动现场,他看到一名叫苏·巴加的老者蒙古文书法写得很好,就请老人为他的画作题字。
老人潇洒飘逸的字给巴音达拉带来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感受到书法魅力的他当即拜老人为师,踏上学习书法之路。
巴音达拉辅导学生写书法。甫金红摄
楷书、行书、篆书……刚开始学书法时,巴音达拉就不断汲取汉字书法的营养,结合汉字和蒙古文的书写习惯,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蒙古文书法作品。
在长久的练字过程中,巴音达拉的意志得到磨炼,心境得以提升。2012年,他成为博州青少年宫的一名教师。每到周末,他都会为孩子免费传授蒙古文书法知识和书写技巧,“党和政府重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提供免费场地、开设公益性课程,让我有机会把所学传授给学生和书法爱好者。”
2013年,博州蒙古文书法学会成立,巴音达拉被聘为秘书长。除了在教学中推广蒙古文书法外,他还通过创作蒙古文春联等活动,给大家介绍书法的渊源,让更多人在欣赏的同时,了解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
巴音达拉给学生教书法。甫金红摄
春节,不少蒙古族居民喜欢贴春联,他们认为,在门口贴上春联会更有家的感觉。每到此时,巴音达拉都会用蒙古文书法设计出不同的春联,免费送给当地居民。“现在大家习惯用手机,很少提笔练字。我希望用书法艺术唤起人们对文字的喜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去年,正在博州支教的华中师范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学生余典在网上看见了蒙古文春联,怀着好奇,她和支教团同学牛禾然找到该春联的书写者巴音达拉。得知巴音达拉已坚持书写了10多年蒙古文春联后,他们以此为题材,拍摄了一部5分钟短片《春风吹又生》。片中以12岁的巴特尔向蒙古文书法传承人巴音达拉学写书法为主线,讲述了非遗传承的故事。
短片《春风吹又生》海报。受访者供图
前不久,该片获得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板块最佳作品奖。“蒙古文书法作为中国书法大家庭的一员,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的渊源,也希望中华文化的传承永不间断。”得知影片获奖后,巴音达拉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