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姚刚
3月24日,新疆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内,两套挂着“已售”红标的装配式民宿前围满了客商。广东茗宿旅居科技的销售负责人梁兰珍正举着平板电脑演示:“这套房子就像搭积木,航空铝材框架48小时吊装成型,冬天有石墨烯地暖,夏天有智能空调,全屋用手机就能调温度。”屏幕上的三维模型随着她手指滑动翻转,引得周围客商和观众频频点头。
这是2025新疆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第六届新疆春季旅游博览会、第二届新疆博物馆技术和文物保护博览会上的一幕。
2025新疆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第六届新疆春季旅游博览会上的装配式民宿。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姚刚摄
“我们的产品一体化设计成型,里面配备了智能住宿设备,完全能满足新疆景区冬季、夏季游客住宿需求。”梁兰珍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生产装配式酒店企业,近年来专注于装配式民宿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文旅装备企业将六号馆变成了未来旅居方式的体验场。天津星野上帐篷厂的展位成了拍照打卡点,阿克苏沙漠营地负责人王昊蹲在野奢帐篷里测试电暖系统:“零下25摄氏度能用?”销售经理迟可南掏出手机展示雪地实测视频:“我们给新疆客户每单补贴2000元运费,3天就能给您搭出个星空营地。”他微信里新增的107个联系人,几乎都是这两小时扫码添加的潜在客户。
这种模块化建筑的走俏有数据支撑——新疆自驾游占比突破80%后,民宿及露营地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45%。参展企业带来的智能调光玻璃、可拆卸卫浴模块等创新设计,让传统民宿业主眼前一亮。在王昊身后,采用太空舱设计的野奢帐篷,游客透过270度落地窗,可以体验戈壁胡杨的苍劲与智能家居的柔光构成的视觉冲击。
当旅游从“赶路式”向“沉浸式”转变,传统住宿业态已无法满足深度体验需求。装配式民宿生产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个转型节点,采用航空铝材的主体结构能在48小时内完成吊装,智能物联平台可远程调控室内环境,科技正在赋能新疆住宿业发展。
“这不是简单的产品交易,而是为产业生态发展搭建起了平台。”自治区旅游协会副会长张晓宇说,本届春博会通过打造“文旅+商贸”双向赋能机制,激活新疆特色文旅资源,搭建起国内外、疆内外文旅企业深度合作交流平台,“新疆文旅产业大发展,激发了上下游文旅企业的活力,新疆成为这些企业发展的新蓝海。”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