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25-04-07 10:29:08 石榴云/新疆日报

  □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马翔 教授 井西晓

  ■当前,新疆正在加快建设“十大产业集群”,亟须建立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专章部署“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当前,新疆正在加快建设“十大产业集群”,亟须建立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打造职业教育立体化融通发展范式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在横向维度要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专业链深度对接产业链;在纵向维度要创新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效衔接。

  聚焦产教协同发展主轴线。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动态适配机制,重点强化油气生产加工、绿色矿业及加工、新型电力系统等新疆特色优势产业的职教资源配置。做强市域产教联合体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双轮驱动,形成“城域统筹、产业牵引、园区承载、企业主导”的立体化实施载体。创新引企驻校、引校进企双通道模式,完善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校企联合招生、协同培养、定向输送的“教育+产业”闭环。通过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与职业能力标准互认制度,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

  深化职普融通育人机制创新。将职业认知教育前移至基础教育阶段,构建覆盖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程、职业体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全学段职业认知培养体系。重点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向职普融通型综合高中转型发展,实施职普融通实验班项目,通过共建共享实训平台、互聘“双师型”教师、联合开发跨学科课程等路径,打造具有新疆特色的职普协同育人共同体。着力破解职普教育“双轨制”壁垒,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课程衔接框架,形成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并重的综合评价体系,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性制度支撑,实现从分流到分类再到贯通的转型。

  推进职业教育本科融通体系构建。推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优化“文化基础+职业技能”考试方式,完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培养的资格认证体系,畅通职业院校学生学历提升通道。针对新疆重点产业人才储备需求,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立二级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使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推动产业人才培养。优化实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推进职业本科教育扩容提质工程,通过新建院校、优质高职升格等路径,在全疆范围内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实施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改革,形成与研究型高等教育并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满足区域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体系。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性人力资源,其兼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重能力,不仅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更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育人质量,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人才基座,对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

  强化职教师资源头培养。开展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创新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支持普通师范类高校开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开发学术与技能融合的特色课程;试点开展职业教育领域硕士层次培养,探索“工学交替”培养机制;鼓励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开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推动学科交叉与特色课程开发,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职教师资培养新生态。

  完善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与绩效考核机制,统筹建设、高效运营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严格执行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制度,推动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实现规范化双向兼职聘任。通过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系统化培养,使专业教师系统掌握行业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工艺技术体系,精准对接产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动态更新专业领域内先进生产技术标准和实践操作规范,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平。

  构建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体系。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搭建职业教育数字能力赋能平台,重点培育教师数字化教学策略、多模态资源开发能力及混合式教学实施能力,形成包含具象化教学、沉浸式实训、游戏化交互的复合型教学能力矩阵。依托自治区高职骨干专业群,打造职业教育虚拟教研室,建立跨区域、跨院校、跨领域的协同教研机制,孵化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教学改革成果。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示范引领效应,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攻关、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动教学、科研与产业技术双向转化。

  打造新疆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促进新疆职业教育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为教育强区建设注入创新动能。构建“三位一体”产教协同机制,依托校际联盟、校企联合体、政校企创新联合体等载体,重点推进“丝路工坊”“鲁班工坊”等国际职教品牌项目建设。创新国际化办学机制,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采取“需求导向—资源适配—标准共建—利益共享”四维联动策略,实现教育供给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深度耦合,系统输出模块化课程体系、技术技能认证标准及产教融合就业解决方案。推进新疆职业院校深度参与中国与中亚的产能合作,重点建设跨境工程教育标准化体系、商贸服务数字教学资源库,形成职业教育标准输出范式,助力中国—中亚职教品牌塑造。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董潇涵]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