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
从“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到“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把“开放”作为营商环境的本质特征,是对营商环境认识的深化和丰富,为我们创造性地推进营商环境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激励我们持续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下绣花功夫。
营商环境面向“开放”,要推开窗户、打开大门,这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为培育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市场化营商环境需要开放。
成熟健全的市场,就是开放的市场。它不会对经营主体、创新主体挑三拣四、轻易说“不”。对各种类型企业张开怀抱,包容不同样态的市场创新,才能让开放优势变为市场优势。
开放的市场,需要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营造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化环境的主要途径。只有厘清政府权力边界,做到“无事不扰”;倡导包容审慎监管,推行“首违不罚”“首违轻罚”等,才能在拆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中加大亲商重商力度,让开放市场不断释放安商兴商的乘数效应。
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开放。
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打造有力度有温度的法治化环境,需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涉外司法服务,不断夯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根基。
2024年,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霍尔果斯驿路国际法务区、喀什“法智谷”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助力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今年3月20日,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法庭揭牌成立,敲响法务区涉外商事审判“第一槌”,迈出了以法治护航开放、开放促进法治的重要一步,充分彰显了新疆在法治轨道上对营商环境的精耕细作。
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开放。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内外兼修”。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也是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必须做好开放、合作文章。目前,全球与中国新疆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13个。2024年,新疆有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超3000家,同比增长19.2%。这些成绩离不开开放平台的“硬支撑”,更离不开营商环境带来的开放质效。
推动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是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让开放大门越开越大,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合作伙伴就会越来越多。
开放是新疆鲜明的标识,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价值追求。新疆深耕开放的营商环境,就是以开放释放市场活力,以开放夯实法治基石,以开放提升合作质量,不断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精准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让开放的新疆成为“近悦远来”的追梦之地,成为激荡干事创业活力的希望所在。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