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大有可为——第二十届新疆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成功举办的启示
2023-08-10 09:35:45 石榴云/新疆日报

  郭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6月20日至7月3日,第二十届新疆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成功举办。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从“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的要求角度看,第二十届新疆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主题明确靶向精准,凝聚智慧和力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届年会以“踔厉奋发新征程 凝心聚力谱新篇”为主题,主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推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新疆贡献社科智慧。总体上看,本届年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主题明确、旗帜鲜明,8个学术专场活动紧扣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聚焦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靶向精准,为在新征程上建设美好新疆凝聚智慧力量。

  学术层次大幅跃升,增强讲好新疆故事话语权。提升学术层次是确保年会质量的有效途径。自治区党委对本届年会高度重视,自治区有关领导多次过问会议筹备工作,高位推动年会召开。本届年会各学术专场特邀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孔子研究院的著名学者和我区社科界学科带头人作主旨演讲,会议规格层次和学术水平很高。高水平的学术年会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作出更多贡献,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新疆故事作出更大努力。

  立足实际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有的放矢,才能有所作为。本届年会坚持立足新疆实际,解决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问题,交流广泛规模空前。年会首次采取“1个主会场+7个分会场”的模式,即举办1场主论坛和7场分论坛。在新疆大学设“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会场,分别在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喀什大学、伊犁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理工学院设立“以增强认同为目标 推进文化润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新疆农业强区建设”“构建‘八大产业集群 推进新疆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立足区位优势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法治新疆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7个学术专场,全部紧扣新疆实际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不断增强社科理论服务决策、提供参考的资政作用。

  成果丰硕价值彰显,推动新疆社科事业迈上新台阶。举办学术年会,就是要发挥其引领学术前沿、活跃学术氛围、服务实际工作的积极作用。本届年会累计收到74家单位学术交流论文636篇,均为我区社科界专家深入思考撰写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论文的作者,大多是我区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其中有成果丰硕的学术带头人,也有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以及有关部门从事政策研究的负责人,还有在校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涵盖了我区哲学社会科学界“五路大军”,对发现和培养我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经过严格评审,本届年会共评选出入选论文94篇,成果颇丰。这些论文质量好、观点鲜明、创新度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充分体现了我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前沿水平。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新疆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凝聚全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盛会,成为交流最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成为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重要摇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大有可为,相信通过全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定能书写新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作者系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级调研员)

[责任编辑:吴雪]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