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有序做好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有序做好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坚持从政治高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坚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牢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坚持从政治高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要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建设标准和质量。抓好粮食作物田间管理,做好小麦、玉米测产工作,积极做好粮食收购和资金兑付。全面落实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及时解决农资供应的堵点难点问题,全面落实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滴灌带、农机配件等农资的生产保供和调剂调运工作,推进农资到村到户到地头,切实保障农资充足供应和市场价格稳定。立足新疆区情实际,统筹做好节水、蓄水、调水文章,加强枢纽工程、引水调水、河流整治和大中型灌区等水利设施建设,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推进大中型灌区配套建设。以资金扶持等方式保护好地理标志产品和品牌,加大研发力度,增强技术保障。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切实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抓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把有返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切实消除返贫致贫风险隐患。依托自治区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准确掌握每户管理对象实际情况,实现行业部门信息、农户家庭状况、管理系统信息三者统一。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村级帮扶专干和各级帮扶责任人作用,每季度对帮扶对象开展全覆盖摸排,做到进出有序、实时动态。坚持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未贫先防、突贫速扶、常态清零。制定完善发展产业、稳岗就业、综合保障兜底等措施,将重度残疾、大病、丧失劳动能力等群体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发展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用足用好对口援疆、定点帮扶、区内协作、社会帮扶等各种帮扶资源和力量,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依托农业产业发展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依托新疆农业产业发展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培育粮食产业集群、棉花产业集群、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和畜牧产业集群。要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巩固棉花产业优势地位,促进林果业提质增效,加快振兴农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特色农业,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抓好主产区粮食生产,确保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持续推进棉花生产向主产县集中,优化品种结构,狠抓品质提升,确保优质商品棉供给能力稳定,坚决保障国家棉花供给安全。持续抓好林果优势区建设,推动林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优质果品产量和四季均衡供应能力。大力实施畜牧业振兴行动,坚持自繁自育和引进扩繁并举,兴建规模化繁育场,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做优做强奶业、家禽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业,将新疆打造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继续抓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引导和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戈壁设施农业。要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狠抓农产品市场营销,做精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
造就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有序做好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
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努力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科学利用政策、资金等吸引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创新。不断改善就业环境和生活条件,切实落实引进人才的配套服务政策。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引进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电子商务师等各类复合型人才。大力培育乡土人才,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培育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立足新疆工作实际,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积极破解乡村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增加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改造农村厕所,统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抓落实,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乡村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
(执笔:新疆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