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进一步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梁玉春 博士研究生 牛志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作出系统阐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进一步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这一表述有深刻意蕴,需要我们深刻认识。
从劳动者维度看,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劳动者。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新型劳动者应当包括结构优化、素质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执着专注、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此外,还应当具备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特征,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紧跟时代,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坚持创新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
从劳动资料维度看,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生产力水平的测量仪。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新劳动资料,主要表现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引发的劳动资料的数字化变革,数字技术与传统劳动资料的深度融合,放大传统生产资料的生产力量,或创造衍生出新的生产要素和增长动能,使劳动资料呈现智能化升级趋势,生产工序自动化和体系化提升,虚拟化的生产要素和交换平台逐步成为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实际上,劳动资料的数字化革新已经在现代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现代运输系统、能源动力系统的效能提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劳动对象维度看,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劳动对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对象也在不断扩展。回顾人类生产力发展史可以发现,农业社会以自然为劳动对象,工业社会以改造的自然为劳动对象,信息社会则以大数据为劳动对象,后者作为信息数字编码的集合,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可无限循环利用的信息和数据资源,经过有效搜集、整理、分析、挖掘和处理后,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可释放巨大的生产力效应,因而成为人类探索和提升生产力发展的新领域。
从要素配置维度看,新质生产力需要新配置方式。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简单叠加并不能实现生产力的跃升,因此需要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探索三者之间的优化组合,使之产生深度化学反应,释放出更大的生产力潜能,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不断孕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这一观点为我们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提供了重要遵循。
高科技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动能优势。当前,通过加大投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凸显了高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高科技已然成为“第一生产力”。从产业技术发展来看,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过程中涌现出的高科技,极大改变了产业模式和形态,成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生产要素。
高效能体现新质生产力的低碳优势。作为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能够摆脱高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高碳排放的传统增长范式,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质生产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增长引擎,通过对能源、制造、交通、建筑等重点碳排放领域的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融合,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的使用,使传统产业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促进碳排放额度使用效率的大幅提高。
高质量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品质优势。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赋能使得新质生产力呈现高质量特征。首先,新质生产力能够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持速度和规模优势。其次,新质生产力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生产力,产业结构更合理、附加值更高。最后,新质生产力在国际竞争中体现出强劲竞争力。经济发展的质效与规模并重、多种要素的协同发展,产业融合与布局更加合理、产品竞争力更高,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显著优势。
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把握。
一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特点,主动契合推动时代发展主题提出的原创性理论。首先,马克思认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这表明“新的生产力”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而要结合质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从质的维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技术”“数据”要素的论述,从生产要素维度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整体改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整体性理论的创新。
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这就是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三大要素都提出了新要求,对如何推动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如何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给予明确指引,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也都给予了明确指引,最终落脚点是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生活服务。
三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选择。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深远谋划,旨在通过科技水平突破性发展带动生产力发生质态变化,从而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新兴技术对全球化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西方发达国家企图以技术垄断维持既得利益和霸权主义,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谋划,旨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建立安全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摆脱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问题,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从国家层面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但同时要从方法论高度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因地制宜,把握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立足新疆实际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以加快建设“八大产业集群”为抓手,积极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就要深入实施科技兴疆战略、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和人才强区战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就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为新质生产力的孕育和发展提供良好内部和外部环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