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 万京春/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充分发挥改革先导性作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机制体制改革,抓住问题要害,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活力。要打破思维定势、破除路径依赖,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和市场需求新变化,加快国企组织形态、经营机制、管理体系的变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塑造新优势新动能。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围绕发展所需、使命所系查找问题,聚焦改革重点领域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精准制定改革政策,全面完善制度体系,破除制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障碍。
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聚焦“国之大者”,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方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形成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自主可控、在国内国际上并跑领跑的重大创新成果。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研发。要坚持人才导向,探索形成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的体制机制,创造更多平台和机会,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释放人才创新活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必争领域,在制造、信息、材料、能源、空间和健康等领域,与世界未来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保持同频共振,加强前瞻谋划部署,把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同时,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围绕未来科技产业化与重点领域未来化,选择细分赛道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充分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水平,推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控制、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的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节能、降本、增效。要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积极构建大数据网络中心和互联网服务平台,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良好的基础条件。要深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的融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以数字化手段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能。要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发展,坚定走能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