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巫新华
■昆仑,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符号化的通天神山,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祭天之祭坛和听察天下宣明政教的明堂
昆仑,词义为“天”,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符号化的通天神山,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祭天之祭坛和听察天下宣明政教的明堂。
昆仑概念
“昆仑”一词最早出自《尚书·禹贡》,屡见于古代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词语。《太玄经》:“昆仑者,天象之大也”,《尔雅·释天》:“穹苍,苍天也”。故以其高言之,谓之天山,以其形言之,谓之昆仑。因而,昆仑以词义理解也可以称作天山。所以,古代西域,今新疆之昆仑天山均为“通天之山”,或曰“天人合一之山”,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属性。
昆仑,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文化概念。核心词义为“天”,内在核心功能是“通天”,是中国“敬天法祖”“天命”“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等中国核心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与归纳性概念。昆仑,包括沟通天地的人工建筑,以及通天神山,是“天下之中”“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万物尽有”“天柱”“天梯”等。昆仑文化源于中华文化起源的农业特性,即“观象授时”。
《康熙字典》:“凡物之圜浑者曰昆仑。”昆仑的原义指天体,有浑沌、圆满、浑圆、旋转、天穹等含义。浑沌者,宇宙之初始、天地之所出也;昆仑为宇宙之缩影,故称天,亦称苍穹;天旋转象如盖,故昆仑有旋转之义;天盖形圆,故昆仑有圆满之义。在中国人的宇宙观中,昆仑,可以说是一个玄奥深远、妙不可言的“众妙之门”。
昆仑形态
关于昆仑的形态,《山海经·海内西经》中描述昆仑之墟“在八隅之岩”,总体有三重结构,构成“昆仑”神山的整体。正如《尔雅·释地》所言“三成为昆仑丘”,《尔雅·释丘》有言“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淮南子·地形训》中则明确了昆仑的三成结构,描绘昆仑有层叠之城九重,具体又可分为三层。《淮南子·地形训》也认为昆仑之丘,一层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二层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三层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淮南子》所述昆仑是一种递进式的三层结构,进一步强化了昆仑作为天梯的属性。昆仑连接了原本隔绝的天地,因为《山海经》时代昆仑由开明兽把守、“非仁羿莫能上”。汉代,神仙信仰兴起,昆仑成为凡人可以获得法力,实现登天长生的圣地。
学者认为“昆仑”一词的本义,实际就是同一个太阳日日仑次而行。这意味着太阳日行的图像也就构成了昆仑的形状,其本作圆形,而最初的形制规划即是体现二分二至日行轨迹的三天或三圆。
所谓“三成为昆仑丘”,即昆仑丘的形制为三成,这显然体现了昆仑三天的古老思想。传统文化奉行所祭必象其类的观念,天的形状是圆形,那么祭天的圜丘也就必须象天为圆形。当然,圆形的天又可以具体描述为至少象征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行轨迹的三圆,这意味着祭天的圜丘也同时需要设计为三圆的形状。
这种三圆形制的圜丘,其最早的遗存不仅已经发现于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而且直到明代北京天坛的圜丘,形制竟然没有任何改变。昆仑以三天三圆为制,其为祭天之所,这一传统自新石器时代以降传承有序。
昆仑文化的起源
昆仑天形,以及昆仑通天的天命传统文化观念,从考古发现来看约9000年前就已经形成。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环、玉玦等玉器,已有形状为天形,玉色为天色,玉器为通天之礼器的意涵,标志中华玉文化诞生。昆仑以山岳、祭坛通天,与玉器通天同理,均为早期中国文化起源阶段敬天文化的表现形式。
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饶河乌苏里江左岸,最早的小南山玉器发现于小南山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距今约9000年。小南山遗址发掘出土玉器种类包括环、玦、璧、管、珠、扁珠、匕形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构成了迄今所知中国玉文化最早的玉器组合面貌,尤其以玉珏、玉环、玉璧最为接近天形,应该是敬天通天的礼器,对其后的东亚玉器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9000年前的天形玉器,形态均为圆形或近似圆形,是通天神器也是迄今最早的礼器,仅这些玉器的发现就表明敬天通天的文化要早于9000年。道理或逻辑很简单,一定是先有观念,后有表现这种观念的器物。同样昆仑三成的说法,首先表明三成昆仑一定是人为的建筑构造,因为自然界不存在三成之丘(山)。至于三寰丘祭坛,则是通天与天崇拜的昆仑文化很晚的实物建筑表现。
中华大地史前文化犹如“满天星斗”遍地开花,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普遍出现农业,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早期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与观象授时确定精准的农时直接关联,这也意味着祀天行为和敬天观念的产生。
考古发现的祀天遗存,较早出现在湖南洪江的高庙遗址。该遗址下层发现一处距今8000年左右的大型祭祀场,有四个边长约1米的方形大柱洞,发掘者判断为“排架式梯状建筑”遗迹,学者认为是一处很高的“通天神庙”。加之白陶祭器上面戳印的复杂图案,獠牙神面纹、八角星纹、飞凤纹,足以复原出一幅可信的祀天场景。
河南舞阳贾湖墓葬出土了一种类似汉代画像上女娲伏羲手持的“规”和“矩”骨器,学者认为是观象授时的工具。龟甲和骨“规矩”常放在一起,推测龟甲与骨“规矩”俱为观象授时工具。先民以圆圜背甲象天、以方平腹甲形地,就是说可能已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距今6000多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蚌塑“龙虎墓”是二十八宿天文体系已经成熟的明证,而距今5500年左右安徽含山凌家滩的祭坛、八角星纹“洛书玉版”,距今5100年左右辽宁建平和凌源交界处牛河梁遗址的三层祭天“圜丘”遗迹等,则都显示出明确的祭天场景和“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大口獠牙的神龙形象,以及各种具象的龙形象,在距今8000年以后也越来越常见。良渚文化、肖家屋脊文化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其实都是高庙龙形象的延续,也是敬天信仰传承发展的见证。
上述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起源阶段重要的文化行为,也是昆仑文化的具体内容。中华先民对空间和时间有意识地规划,通过天文观象来实现,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借助臬表完成对日影的测量。在中国上古的神话系统中,夸父逐日所表现的古人追逐日影无疑是早期文明社会测影活动的客观写照。顾颉刚先生曾经建立起了这一神话与昆仑文化的联系,事实上,这正是昆仑文化得以形成的天文学基础。
中国立表测影的历史,根据考古资料,大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随着人们天文知识的积累发展,到距今8000年前,测度日影的工作则已成为先民决定空间和时间的主要方法。而以三圆为核心内涵的昆仑图形事实上在距今65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在以蚌塑图像表现北斗和龙、虎星象的同时,其墓穴形状则取象于三圆盖图,从而为我们提供了目前所见最早的三圆昆仑的物证。
经过千年的发展,红山文化圜丘在表现三圆昆仑的形状方面显然已经更为完善,其数术思想不仅可以直接与《周髀算经》的记载建立起联系,而且其三圆的形制一直影响了传统圜丘的设计理念。以上证据充分证明,中国昆仑文化的历史相当悠久。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