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 李艳 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王伟
■我们要科学把握“五个必须统筹”的深刻内涵,按规律办事,主动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作出新疆应有贡献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必须统筹”,是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科学把握“五个必须统筹”的深刻内涵,按规律办事,主动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作出新疆应有贡献。
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让市场更有效需要有为政府。在市场和政府关系的问题上,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重点要从优化新疆营商环境着手。
一要打造更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决清理、破除各种歧视性限制和隐性壁垒,及时纠正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着力解决经营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破除制约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政务服务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更有吸引力投资环境的关键因素,要树牢服务意识,加快推动政务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二要打造透明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平等保护原则,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导规范各类经济活动。强化多部门协同配合,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加强政务失信治理,着力打造诚信政府。
三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口岸通关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规则等对接,积极参与区域规则制定,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提升外商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
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经济循环畅通不仅要求供给、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平衡,而且要在动态上平衡。面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新疆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要大力提振消费。改善企业的预期,防止和纠正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努力减少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让企业愿意投资,从而带动就业;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聚焦重点群体,积极帮扶和确保困难群体就业;提升最低工资标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结合新疆市场需求,将更多产品纳入补贴范围,由此扩大消费带动生产。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提高供给的适配性,着力满足居民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解决好“想消费”的问题。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改善消费环境,解决好“敢消费”的问题。
二要提升投资的有效性。有效投资能促进供需两端共同受益。要聚焦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十张网”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节能减排降碳以及民生保障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动能与旧动能是相对的、是动态发展的,旧动能经过升级改造可以变成新动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实现动能的转换。新疆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就要从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着手。
一要注重因地制宜,防止“内卷式”竞争。新疆具有丰富能源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一定的产业基础,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所在。但就新疆内部来看,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尊重发展的特殊性、差异性、多样性,各地适合发展哪个产业、以何种方式推进,都要从实际出发,打破思维定式,找到自己错位发展的方向,制定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方案,避免一哄而上。
二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新疆传统产业量大面广,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注入和原有生产要素的创新型配置,应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进行改造升级,也能形成新的活力。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潜力大,可以为新疆经济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科研基础、产业基础较好的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可以加快推动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算力、动力电池、航空器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
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存量是增量的基础,没有存量也就不存在增量;增量也可以转化为存量。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既要做优增量,也需盘活存量。新疆统筹好二者的关系,重点要从引导资源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入手。
一要培养新型劳动者。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能够为开展创新活动、实施科研项目提供丰富的场景和平台,要充分发挥其集聚人才的作用,加强区域间人才协作。要优化高校布局,建立“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要抓好科技创新这个“源头活水”,加快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突破基本原理、核心零部件和装备关键基础材料、仪器设备等瓶颈制约。以含金量高的政策激励企业开展具有国际标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深化与周边国家科技交流合作。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三要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坚决遏制违规举债冲动,确保不在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的同时增加新的违规债务。盘活闲置存量土地、商办用房,合理规划、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的改造。
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往复。经济发展的“质”体现在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经济发展的量体现在规模扩大与速度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要与全国一起建成现代化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及机遇,保持快于全国的平均经济增速,不断做大经济总量。没有经济发展规模、速度方面的合理增长,提高发展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只有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夯实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够凝聚人心,人心齐发展才有后劲,才能持久。
当然做大总量,是要在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不能采取简单粗放的增长模式。没有质的有效提升,也不会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新疆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大做强沿边及内外联通的优势,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为主动、更为安全拓展。要充分发挥油气、煤炭、矿产、粮食、棉花、果蔬等资源和产业在全国经济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