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辉
“南疆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应该研发什么技术”“全国每三粒玉米种子就有一粒来自新疆”……1月19日,两位分别来自农科领域和种业企业的人大代表,在自治区两会代表通道上发出响亮好声音。
从这些“代表好声音”里,我们听到了科技创新的新疆强音。这些声音与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5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科技兴疆战略”等目标紧密呼应,精准锚定了新疆以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的需求导向。
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导向。在过往,部分科研成果因脱离实际需求,只能“束之高阁”的例子并不鲜见。此次代表提出的科研与需求精准对接的理念,正是避免资源浪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的关键所在。让需求和科研无缝对接,不仅是提升南疆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让科技成果助力全疆均衡协调发展,惠及天山南北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的发力方向。
作为农业“芯片”,种子的科技含量不言而喻,新疆玉米种业能占据全国三分之一的份额,彰显了新疆在种业领域凭借科技创新取得的斐然成就。其背后是“每年营业收入的10%用于科研”“与国内外120多家科研机构合作”等务实举措,是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玉米种业的成绩是科技推动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表明通过科技创新,新疆能够在优势产业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这些“代表好声音”里的科技强音,是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例证。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目前从“十大产业集群”到医疗、教育领域,无论是科技创新驱动,还是科研成果转化,新疆与国内发达地区仍有差距。我们必须要在科技创新上付出更多心血,加快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这也是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意义。
今日新疆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角已然吹响。全区科研战线及各大产业领域都应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浪潮,合力打造新疆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新引擎,为新疆大地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