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
几天前,涉江救人的白马“白龙”最终因病不幸离世,一直牵挂着它的网友们为之难过惋惜。当得知好人依立拜失去了他的爱马,当地的新疆乌鲁木齐仙桃商会表示,要在新疆选购一匹白马赠送给他;和田地区策勒县也向他捐赠一匹白马;乌鲁木齐市郊区的一位牧民也联系媒体,愿把自己最爱的一匹马赠送给依立拜。
这些不约而同的赠马举动,绝不能简单理解为物质意义上的“补偿”,也不仅仅是对主人失去“伙伴”的安慰,而是饱含新疆人朴素情感的至高礼节。
笔者还记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际,身边有位牧民朋友四处寻觅选购了一匹健壮漂亮的马,并且为它配备了上万元的鞍鞯,想把这心目中最宝贵的礼物送到北京,祝贺奥运会在我们国家召开。虽然他这淳朴而珍贵的心愿最终未能实现,却让所有见过这匹马的人都懂了,什么是让语言显得苍白的赤忱深情。
其实对于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而言,我们都深深懂得,几乎所有赠马的故事,都与庄重的情感、真诚的祝福、由衷的赞美、崇高的荣誉相关。为祝福孩子健康成长、为庆祝新人喜结连理、为迎接令人尊敬的贵客,送一匹马是家有喜事的隆重礼物;每逢重要社会活动、获得重大荣誉、国家重大节庆期间,送一匹马是家国情怀的热烈表达。
此次多地多人向依立拜赠马,正是以这种至高的礼节表达对英雄好人好马的敬意,用具体的行动褒扬见义勇为的精神。以善举回应义举,以礼节致敬高尚,一匹马在线上线下澎湃起的情义共鸣,是我们整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