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漫笔丨如克亚木的眼泪里,有最深层的联结
2025-03-20 09:43:03 石榴云/新疆日报

  那个令如克亚木落泪的瞬间,之所以触动着你我心弦,是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已将我们深深联结在一起


  张蓓

  “你们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们已是一家人”。全国两会一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就赶去北京市门头沟区熊丽烈士家探望,这趟“走亲戚”是她心里一直放不下的牵挂。

  几天前,在新疆代表团分组会议上,她讲起了去年初次赴北京慰问探望熊丽烈士孩子的故事,说到动情处,忍不住哽咽落泪。点点泪光,折射出最深层的情感联结,触动着我们心底的柔软。

  如克亚木和熊丽素不相识,但每当她想起走进熊丽的家,牵起孩子的小手时,千言万语都难以述说那一瞬间的情愫。与熊丽一样,作为母亲,对孩子的怜惜心疼,是情感本能;同样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理解已牺牲同志的初心与担当,是信仰使然;同样是中华儿女、兄弟姐妹,关怀烈士家属、尊崇英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所在。一个看似偶然的缘分故事,却是在时代背景下一幕幕情景连缀出的必然。

  北京、和田,这两个在地理上相距数千里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有着特殊而紧密的联系。新中国成立之初,和田农民库尔班·吐鲁木要骑着毛驴去北京看望毛主席,他赤诚淳朴的情怀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库尔班大叔”。那个时候,从祖国的西北边疆到首都要走多久,库尔班大叔不清楚,但从贫苦农奴到翻身做主人,“解放”的意义有多重,他心里最清楚。他不仅在家庭中培育爱国爱党、感恩报国的家风,更为乡亲和后人树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作为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如克亚木的言行中有优良家风的传承,更有响应时代号召的爱国热忱。

  在对口援疆国家战略中,北京市对口援建和田地区多个县市,在高质量履行援疆任务的同时,也在北京与和田之间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多少世俗意义上的陌生人从此在两地成了彼此的牵挂。如克亚木赠送给北京市门头沟区5位烈士家属的羊脂籽米,正是在北京援疆干部和爱心企业帮助下,在和田的沙漠边缘种出的优质大米。一粒粒米,从沙漠走向市场,帮助当地的乡亲脱贫奔小康;一粒粒米,从和田奔赴北京,不仅是受援地群众知恩图报,更像是以脱贫攻坚的成果向支援地的同志表达深情,无论在什么地方,为人民流的血汗都能结出宝贵的籽实。

  如克亚木是来自和田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在会议履职中,谈乡亲们越来越好的日子、谈家乡的特色产业发展、谈南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落伍不掉队的信心底气,话里话外都是在祖国大家庭中的骄傲与自豪。

  归根结底,那个令如克亚木落泪的瞬间,之所以触动着你我心弦,是因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已将我们深深联结在一起。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严培瑜]
用户评论 (共0条)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