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燕云
时下正值春灌关键期,天山南北的冬小麦纷纷喝饱了“返青水”。不只是农业领域,水在生产保障、城市供水、生态保护中的支撑保障作用越来越强。原因何在?改革是关键。
“干旱”是新疆的鲜明标签,但新疆缺水主要是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结构性缺水,这就是说,新疆的水并非绝对短缺。能否实现充足供应,主要取决于对水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合理利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新疆管水治水体制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分散、粗放式管理机制,严重制约水资源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必须以啃硬骨头的劲头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从机制上彻底打破这一格局。
近年来,新疆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从节水、蓄水、调水、增水“四维”发力,着力破解影响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水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改革,让水资源时空调节更有力。为从根子上打破新疆水资源兵地分割、流域区域多头管理的格局,自治区党委水资源管理委员会、14个地州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相继成立。之后,南疆塔里木河“九源一干”、北疆“六河一湖”又迎来创新性机构改革,标志着全疆流域管理机制再次提档升级。改革让流域水资源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同时,也构建起了河河联通、多源互补和丰枯互济的水网格局,有效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改革,让水资源配置利用更精细。面对因粗放管理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新疆着力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强化蓄、调、配、供、用全过程统筹调配和精准调度。尤其在占据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大头的农业领域,打破“刚性配置、一分了之”的思维定式,建立“提级管理、系统调配、每周调度、调出成效”的工作机制,让水资源配置精细程度不断提高。水资源配置利用更精细,大大拓宽了生态和经济社会用水的空间。
改革,让水资源开源增量更多元。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开源”的重要性。新疆加快水利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制定“一河一策”“一库一策”水旱灾害防御方案,探索洪水资源有效利用,去年洪水资源利用率达80%;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建设,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改革让新疆水资源开源增量更多元,水在各领域的保障作用明显提升。
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多高,新疆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持续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水资源必将以更加丰沛的样态持续滋养美丽新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