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英
当大西海子水库闸门缓缓开启,塔里木河第26次向下游生态输水的汩汩清流奔涌而出,唤醒了塔克拉玛干沉寂一个冬天的绿意。从无水可蓄到精准输水,大西海子水库折射出新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深层次变革。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惠及后世的大事。做好水文章,壮大水经济,必须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减耗等重点任务,全面健全节水制度,全面加强节水管理,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节约用水是系统工程,提高节水效率,就要抓住重点,牵住牛鼻子。农业用水占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大头,要完成“十四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就必须抓准农业节水增效这个关键,在节水、蓄水、调水、增水上下功夫,精打细算用好每滴水。
对新疆来说,每一滴水都如此珍贵,精打细算节水,就要找到精准节水、高效节水的科学路径和创新模式。循环用水就是节水,吐鲁番市高昌区现代化生态设施农业鱼草共生产业示范区,依靠鱼池水循环系统将养鱼与牧草种植结合起来,实现鱼跃草丰。智慧灌溉也能节水,和田地区墨玉县的农民轻点手机,智慧球阀随即打开,为农作物精准灌溉,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用水量节约了三分之一以上。工程建设助力高效节水,昌吉市三屯河“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二期项目完工并通水,渠道水利用率提高,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保障。
从“凭经验放水”到“按数据供水”,从高效节水到循环用水,新疆找准了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节约集约用水。把每一滴水都汇入新疆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新疆拥有了更可持续、更有保障的“水动能”。
尽管新疆水资源配置体系不断完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但要彻底解决新疆长期以来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调蓄能力不足、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只有立足区域水情、统筹节蓄调增,不断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才能更好支撑新疆高质量发展。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