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萍
据石榴云/新疆日报报道,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喀什东路街道新兴社区,“爱心联盟”模式通过激活社区商业生态,探索出一条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径。
面对商户单兵作战的困境——促销乏力、宣传低效、资源分散,“爱心联盟”以基层党组织为枢纽,构建起多方协作的共同体。社区党委牵头整合辖区资源,组建专业新媒体团队为商户提供免费视频制作服务,使原本“发传单无人问津”的个体商户,通过15秒短视频即可实现20%的客流量增长。这种组织化赋能既破解了个体商户数字化转型难题,更培育出“1+1>2”的集群效应:商户营收提升带动社区税收增长,新增就业岗位反哺民生改善,形成“商户增收—社区增能—居民获益”的良性循环。
从民生视角观察,该模式创造了三重正向效应:其一,消费便利性提升激活社区内需;其二,社区商业生态优化催生新就业岗位,重点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其三,通过建立爱心积分制度,将商户让利转化为社区公益资源,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这一党委搭台、商户唱戏、居民受益的治理创新,传递出三个有益经验:民生痛点即是改革着力点,通过精准识别商户宣传、居民消费的双向需求,找到民生与经济的结合点;在机制设计上,构建资源整合平台破解商户经营难题,基层党组织既当“红娘”又做“管家”,实现政府治理与市场机制的优势互补;验证了“小社区能做大文章”的治理潜能,通过激活社区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微观基础。
新兴社区的实践证明,新时代民生工作既要守住“保基本”底线,更需创新“促发展”机制。当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反馈,社区这个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就能迸发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这种“民生—经济”双螺旋上升模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基层方案。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