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论坛丨盘活“绿电”是谋发展更是勇担当——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观察④
2025-04-08 09:24:29 石榴云/新疆日报

  我们应当有信心、有底气,挑起能源结构变革的担子,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多新疆贡献


  □张蓓

  截至今年2月底,新疆已建成新型储能电站超200座,装机容量居西部第一,而此前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西部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从新能源装机规模的突破,到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的跃升,短短几个月产业链数据的变化,折射着新疆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也反映出新疆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决心魄力。

  在全球兴起能源变革、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新旧能源格局转化势在必行。作为能源资源大区,新疆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在探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安全稳定的电力替代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新疆当为全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新疆样本”,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安全。

  新疆整体呈现“春秋大、冬夏小”的特点,与电网夏、冬呈现负荷高峰的需求不够匹配,而且新疆自身对于“绿电”的消纳能力有限,余量在推向电力市场后如何保有竞争力也需细做文章。因此深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把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应有担当。

  仔细分析此前相关报道不难发现,深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关键在于打破“储能”“送电”的瓶颈,把源源不断的“绿电”盘活用透。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继续“开源”,推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在“风光互补”中稳步提升发电总量,保障有电可调;另一方面科学推进储能项目建设,提高“风”“光”使用效率,加快“疆电外送”能源通道建设,统筹推进“绿电”就地消纳和向外输送工作。

  从“硬件”来看,目前新疆新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已超过一半;通过多种储能技术齐发力,清洁能源大规模转化为持续稳定的电能也正在实现。与此同时,一条条特高压“电力天路”正在将清洁电力输送至全国20个省份。从“软件”来看,新疆出台了入市交易、分时电价、容量补偿等配套政策,明晰储能投资预期,为“绿电”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愈发坚实的基础,必将推动新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绿电”储能上规模是新能源产业链实现良性发展的有力信号,多种新型储能项目投资落地,也印证着清洁能源与高端制造业的正向循环逻辑。通过实践的不断验证,我们更应当有信心、有底气,挑起能源结构变革的担子,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多新疆贡献。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王萌]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