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西娅
近日,准东开发区—新疆大学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新疆工程学院“百名博士驻百企”启动仪式举行。
根据协议,未来,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携手园区百家企业,与两所高校深度合作,探索协同推进产业体系和科创能力提质升级,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遴选博士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工作,既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的积极实践,又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有力探索。让行动方案真正发挥效果,还要在推进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一方面,需建立“博士专业专长+实际企业需求”的产学研可持续生态系统模式。以博士教师自身专业特长为出发点,以地方企业、园区的实际需求为落脚点,积极引导和鼓励博士深挖自身研究专业特长和优势,有效地帮助地方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设计过程中解决实际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真正做到将产学研有机融合。
另一方面,百名博士“入企入园”需要关注如何将成果转化为有效杠杆,撬动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例如,针对选派的青年博士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可优先给予支持,适当地将部分优秀的、潜力较大的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项目认定为省部级科技研究项目,激发青年博士积极参与百名博士“入企入园”项目的积极性,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项目推进机制。
此外,围绕重点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应形成“高校院所+链主企业+博士”结对合作模式,以驻企博士为桥梁,打通校地企三方技术共研、成果共享渠道,引导高校院所成果精准转化,形成成果评价机制。
企业有所需,服务有所应。博士驻企不是简单的智力输出,而是在培育产业创新的基因,只有学术思维与产业思维深度交融,实验室成果与车间需求无缝对接,才能真正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