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金
2011年,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我来到尼勒克。我成长在江南水乡阳澄湖边,如今扎根在“塞外江南”,水乡、水韵、水文章、水的协奏曲,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滋润、越来越精彩。
当我第一次在尼勒克县的天蕴三文鱼养殖基地看到银色的鱼群逆流而上时,阳澄湖边捕捞银鱼的记忆涌上心头。没有海,却能产“海鲜”?是的,没有海,这里却有“新”鲜。
我的亲戚,赛力克是最早一批加入三文鱼产业的牧民。
经过三个月的技能培训,再见到赛力克时,曾经一心一意驯育牛马的手,此刻正精确调节循环水系统的阀门。他腰间别着的不再是马鞭,皮靴上沾着的也不再是牧草粪屑。当这个哈萨克族汉子从牧民摇身变为渔民、变为股民时,我忽然懂得:这片土地正在用科技与智慧,将雪山的馈赠酿成了比海洋更富饶的诗行。
如今,三文鱼在尼勒克“安了家”,不仅让离海最远的新疆人吃上了地产三文鱼,它还以“跃”出天山、走出国门的传奇诉说着:只要种下希望的种子,戈壁滩也能生长出江南的富庶与温情。
扎根在这碧野连天的“塞外江南”,我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五彩青春,见证着新疆这片土地上一个个奇迹诞生,天山雪水不仅能孕育出“新”鲜,还能滋养出更美好的生活,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又是多么幸福的事。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