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
塔什库尔干的杏花拍了吗?和田的桃花约了没?
随着春回大地,银装素裹好几个月的新疆,迫不及待地拉开姹紫嫣红次第绽放的序幕,“踏青赏花”成为激活春日的绝佳消费场景。刚刚结束的清明假期,新疆多地文旅消费趁着烂漫花期,呈现出火热增长态势。接下来的时光,还有一季季的花开为写好“花样文章”备好了笔墨,如何叩开更多游客的心扉,就看怎样花心思去做好这篇文章。
以花为媒,“赏花经济”始于花,但涵盖的内容已远远超出花事范畴,如今就连品美食、演歌舞、搞采摘都成赏花节庆的“老三样”。如何翻新出更多更吸引游客的“新花样”,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探索搭建消费新业态、新场景。
花有百媚千红,文旅融合创意空间也应有更多可能,营造更多消费新场景。通过“出圈”口碑可见,河南洛阳牡丹文化节把旅拍、传统服饰与巡游活动融合成趣,呈现“花面交相映”的鲜艳美感,让赏花人的户外活动有了不一样的选择;北京玉渊潭公园启动“夜景模式”,营造出“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浪漫意境,丰富了城市夜间休闲消费场景;武汉“跑马赏樱”将花事与赛事绑定,让“体育+文旅+商业”模式有了新鲜卖点。细看这些“新花样”,无不着意于满足消费者的参与感、体验感,让赏花人在春日图景中当一回主角,在更深层的文旅融合中获得满足感。
一花开,百业兴。通过“赏花经济”激活消费潜力,说到底还是要抓住“服务于人”这一根本。无论是做好餐饮、食宿、交通等基础服务,还是把握文化根脉、创新融合场景,都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花心思,如此才能翻出“新花样”,不枉绚烂花海与消费者眼中的期待。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