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站在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的小院里,春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看着法官贾维亮蹲在地里拔草的身影,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田间地头化纠纷”。
这场持续10多年的房屋质量纠纷,在传统认知里本该是剑拔弩张的对簿公堂。但贾法官却用最“土”的办法,进行着有效的调解。他带着当事人在菜园里边干活边聊天,让不良情绪在春日暖阳里慢慢消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调解艺术,不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最生动的诠释吗?
最打动我的,是调解过程中那些充满生活智慧的细节。当老姚问“鸡和鹅怎么处处都在一起”时,贾维亮那句生动的比喻,既化解了尴尬,又点明了邻里相处的真谛。这种将法律语言转化为家常话的能力,是长期扎根基层才能练就的真功夫。
这场特殊的调解,使人深切感受到:基层司法工作既要有法律的专业,更要有生活的智慧;既要维护公平正义,也要守护人间温情。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像贾维亮这样的基层法官,用他们的智慧和情怀,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法治故事”。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