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立
今年,新疆又有13家工业园区升级为自治区级园区,这意味着新疆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升级取得新突破。
从园区增量到产业增效、发展增色、经济增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要下真功夫、苦功夫、绣花功夫,才能不断释放园区承载力、引领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新疆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强引擎和主阵地作用。
新增13家自治区级园区,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增量”。园区建设,没有一定数量“打底”,往往会孤掌难鸣,甚至形成“产业孤岛”。园区“增量”,是园区做大做强的基础,促进园区互联,由内而外加快产业园区集聚化、集群化。
截至2025年3月,新疆有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共96家(不含兵团)。这个规模,和国内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量空间。推动园区高质量建设,就要因地制宜在扩容增量上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壮大新疆产业发展“雁队”。
“增量”为的是园区更好地“增能”“增色”“增效”。园区并非大观园,不能搞产业“盆景”“空壳化”。做好园区文章,就要着眼于投入产出比,把“增实效”放到重要地位。
根据产业园区建设指标,园区年度创造GDP总量、园区年度相关经济实力指标的同比增长率、园区内企业集群成熟度等,都是考量园区健康度和生长性的重要内容。2024年全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2.2个百分点。亮眼的成绩单闪耀着很强的含“园”量。这也充分说明,工业园区是增加创新动能、合作势能、社会效能的重要引擎和载体,必须不断增强特色优势、错位发展的竞争实力。
在“增”字上下“真”功夫,就要跳出园区看园区,立足园区谋园区,在建园、扩园、养园中精耕细作,促进园区在找准定位中“增色”,在厚培本领中“增能”,在创新精进中“增效”,强化“区”动力,激发“园”活力,让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满盆满钵”的效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