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快评丨从典型案例公布看执行威慑力
2025-04-09 13:34:30 石榴云/新疆日报

  杨舒涵

  新疆高院公布的这6起拒执罪典型案例,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当前执行攻坚中的现实困境与破题之道。从“18份判决拦不住”的顽固拒执,到“假离婚真逃债”的花式规避,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深刻内涵,更彰显了全区法院重拳打击拒执犯罪的坚定决心。

  细读案例,三类拒执“套路”尤为典型:财产转移型——如苏某489.7万元收入仅履行23.58万元、张某某偷卖房产隐匿房款;身份规避型——如李某某通过假离婚、冒名微信逃避监管;公然对抗型——如邱某明知租金被查封仍擅自收取。这些行为不仅挑战司法权威,更严重破坏社会诚信体系。值得关注的是,6起案件中5名被告人在判决后仍拒不履行,最终被判处实刑,充分体现刑罚的威慑力——当民事强制措施不足以惩戒时,刑事追责成为捍卫司法尊严的最后防线。

  案例中的三个“转变”更具启示意义: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打击”的转变,全区190条犯罪线索的移送显示执行联动机制的成效;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转变,法检公三机关联合专项行动形成打击合力;从“就案办案”到“标本兼治”的转变,4起案件被告人在刑事判决后主动履行,印证了“以刑促执”的治理效能。特别是对认罪认罚者区别对待的案例(如刘某获缓刑),更体现宽严相济的司法智慧。

  当前,切实解决执行难已进入深水区。新疆法院这组案例启示我们:破解执行困局,既需要完善“立审执”衔接机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体系;更要强化刑事追责的震慑作用,通过典型案例形成“拒执必惩”的社会共识。当每个被执行人都清楚认识到:转移财产可能换来牢狱之灾,规避执行终将付出更大代价,诚信履行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自觉。

  相关阅读

  新疆高院发布一批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董潇涵]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