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河湖看新疆丨“种草”时刻到!多角度带你看大美新疆
2023-09-13 14:05:43 央视新闻客户端

  水美天山,润泽新疆。《沿着河湖看新疆》今天我们来到位于新疆喀什的叶尔羌河,叶尔羌意思是“土地宽广的地方”,叶尔羌河是喀什地区的第一大河流,也是塔里木河源流之一,通过空中俯瞰,一起先来了解叶尔羌河。

  空中俯瞰叶尔羌河

  叶尔羌河源自喀喇昆仑山脉,流经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泽普县、莎车县等8个县和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及10个团场,多年平均径流量77亿立方米,河流全长1281公里,流域总灌溉面积1100万亩,河水在大地蔓延流淌,犹如画笔勾勒线条。

  这是昆仑山深处的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发挥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功能,造福流域240多万人口。受冰川融水影响,曾经的叶尔羌河汛期洪水频发,2017年叶尔羌河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工,水患从此变水利。

  在叶尔羌河流经的麦盖提县,有长约180公里的流域,今年,当地新建高标准农田12.5万亩,改造提升10万亩。初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

  在空中俯瞰,叶尔羌河静静地流淌在图木舒克市216万亩胡杨林间,构成一幅水映胡杨的美丽画卷。

  行走喀什古城 感受传统与现代之融

  看过了叶尔羌河流域的美丽风光,我们再来感受下这里城市的魅力。在新疆,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就是“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喀什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众多游客来新疆的热门游览地之一。接下来,就让总台记者刘菲,带我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

  这里是喀什古城,一个到了南疆总想要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古城的街巷纵横交错,犹如一个巨大的迷宫,而走进每个街巷当中,主人家的木门窗户和砖雕也好像是一幅油画一样。一步一景,下一个街角又会邂逅不一样的风景,来到喀什古城就像我一样试着放慢脚步。

  眼前的古城曾经历过多次修缮、水电路改造和生活基础设施的提升,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便捷舒适,才有了今天“修旧如旧”的“活化”利用。走在古城中,能看到当地维吾尔族居民骑着电动车穿梭街巷,邻里之间在街角的闲聊,孩子们在巷子里踢足球,这些慢下来捕捉到的镜头,让我感受着古城里生活的气息。来到一户当地人家,女主人会热情地迎接客人,从她的言语中看到了古城的变化。

  喀什古城居民 布合力且·买买提:原来我们房子是土木结构,还是只有一层,现在房子两层了,原来家里没有厕所,上厕所和洗澡的时候不方便,现在全部方便了,看电视,房子干干净净的漂亮得很。

  记者:现在开商店能增加多少收入。

  喀什古城居民 布合力且·买买提:一个月差不多两千多吧,客人来了我们很高兴。

  走出这户人家,在喀什古城里走走停停,古城里的颜色犹如万花筒一般,有蓝色有紫色有黄色,正如艾德莱斯绸一般缤纷绚丽。遇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会听到五湖四海的口音。今年以来,旅游热度不断攀升,比如三五米就会遇到一家旅拍店,古城的旅拍店已经发展到160多家。

  湖北游客陈函楚:想拍一套特别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一套作为纪念,另外也是想感受一下不同的民族风情。

  总台记者刘菲:如今的古城最吸引人们的并非热闹的商业街,而是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制作。现在在古城里有20多种的非遗制作。在很多年前我曾经来过这里,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铁匠铺,而如今再来到这儿,已经变成了一个打铁技艺的展示馆,小到一个汤勺,大到生产农具,听着这打铁的声音,也仿佛把我带回了当年。

  如今的喀什古城里,仍然可以看到手工乐器、英吉沙小刀、土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接续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今年前八个月,古城接待游客人数5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40亿元,下一步古城将该如何促进文旅提升,也在探寻新的发展路径。

  喀什古城管委会主任 贺涛:结合我们喀什古城常住的4万多的本土居民,在基础设施上进行提升进行改造,为我们的本土居民和为我们的游客更好地提供服务。同时我们在业态方面,特别是在文创方面都进行和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文化结合起来,和我们的本土的非遗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这种展示结合起来,把它保护好传承好。

  麦盖提农民画:一画一故事 色彩中看乡村新变

  位于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地处叶尔羌河下游,是一座嵌入沙漠的县城。大漠、戈壁、湖泊这样的景象,给了叶尔羌河畔的人们创作灵感。他们通过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作,反映出乡村生活百态。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麦盖提农民画之乡。

  一幅幅农民画令人目不暇接,大漠胡杨中骆驼队穿行而过,维吾尔族群众欢跳麦西来甫舞蹈,长发少女手捧丰收的果实,这些画都出自农民画家之手,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是农民画的发源地,在这里时常会遇到正在绘画的农民画家。

  山东游客 孙立:这里农民是放下锄头,拿起画笔,来歌颂自己的美好生活。色彩非常艳丽,正好是他们最质朴的一个农民的感受。

  麦盖提农民画画家 米娜瓦尔·木台力甫:农民画就是一个自我展示的一个画种,我们就把经历过的那些内容,就农民画的方式画的话,一幅画里面能表达一个故事。

  从自然风光到多民族生活景观,经过多年的孕育发展,麦盖提农民画已经成了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代一代传承着。目前麦盖提有存档画师120多个,还有800多名爱好者。他们在房前屋后的院墙上,在画布中,处处描绘生活。

  麦盖提农民画画家 西尔艾力·热合曼:我12岁跟爸爸在房子里画画,我喜欢画画,我跟着爸爸和米老师一起学画画,在墙上画画,在画布画画,还在毯子和葫芦上画画。

  一幅幅画作记录着如今的农村面貌,也反映着乡村变迁。遍布大街小巷的农民画,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麦盖提农民画画家 米娜瓦尔·木台力甫:现在的农民的生活变化非常大,现在我们是一个小小县城,新疆其他地方也一样的。农村和县城没区别,现在生活太好了,现在的农民的房子也没有什么土房子,基本上都是非常漂亮的房子。

  沪喀联手 产业援疆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在叶尔羌河流域,上海市对口援建喀什地区的四个县,立足喀什特色资源禀赋,结合上海的功能优势,上海通过产业援疆,促进当地产业向规模化、科技化发展。

  这里是喀什地区莎车县,眼下,叶尔羌河水滋养下的90万亩巴旦木进入收获期,毛茸茸的果皮包裹着新鲜果实,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在巴旦木种植基地里,村民阿卜杜如苏力正忙着采摘、分拣巴旦木。

  新疆喀什莎车县加依铁热克社区居民 阿卜杜如苏力·萨比克:今年我们家种了5亩巴旦木,今年的价格比往年好一点,市场价格45块钱每公斤,一亩地下来有100公斤左右产量,一亩地能收入5000块钱左右,附近有很多企业和厂子在收购,我们也不愁卖不出去。

  上海利用援疆资金,在莎车县建立了一个1.5万平方米的巴旦木产业园,目前已有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借助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一颗颗巴旦木被加工成巴旦木油、巴旦木乳汁等二十多种产品,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还带动周边村民在这里就业。

  迪丽娜尔是产业园附近的居民,从学校毕业后就进入其中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因为勤快能干,很快就升为企业的生产主管。

  莎车县小蜂农业公司生产主管 迪丽娜尔·如孜:在上海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操作生产线上的电子设备,也学会了每一种产品的制作流程,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了生产车间主管,刚来的时候工资是2400元每个月,现在已经有了5000元,今年还买了一辆车,接下来,我还想带着家里人去上海旅游。

  棉花是莎车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地共种植了80万亩棉花。上海因地制宜,引进数字化企业,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提升,还带动了莎车县及周边地区6000多人就业。

  除了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数字化企业,上海还围绕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进行项目布局,进一步发挥联农带农富农作用。

  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 孟庆源:上海援疆始终是把产业援疆作为重要的一块内容,把上海的综合功能优势和新疆喀什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我们怎么样更好地把握结合在一起,来加强我们产业合作的谋划和对接,支持喀什地区产业发展带动就业。

[责任编辑:侯倩]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