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9月14日,看着一头头牦牛在帕米尔高原上的秋草场悠闲地吃着草,马米别提·卡其克的心情轻松而愉快。
今年41岁的马米别提出生在阿合奇县马场,马场位于阿合奇县以西105公里的山区,这里平均海拔在3200米以上。小时候,马米别提就跟着父母一起在山里放羊,长大后他也一直在养柯尔克孜羊。2020年,他家的养殖业有了新的变化。
马米别提·卡其克和家里的小牦牛。通讯员 坎吉巴依·哈兰摄
2020年,阿合奇县根据全县实际和养殖业发展状况,提出“小畜换大畜”思路,鼓励牧民把柯尔克孜羊等小畜换成牦牛、马等大畜。“大畜吃得多不多?好不好养?能不能挣钱?”马米别提和其他牧民一样,心里犯着嘀咕。
阿合奇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到马场进行了培训,详细讲解了大畜和小畜的区别及养殖方面的优势。听了专家的介绍,马米别提打算试一试。
第一年,马米别提就尝到了甜头。把家里的柯尔克孜羊换成牦牛之后,他发现马场的高海拔非常适合牦牛生长,而且牦牛是一种聪明的动物,自己就会寻找有水、有草的地方。牦牛肉也不愁销路,每年秋季,收购牦牛的客商会到马场现场收购,这也彻底打消了他的后顾之忧。
2021年开始,马米别提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从最初的30多头到今年的280头,马米别提成了马场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
“现在牦牛养殖投入了不少科技力量,马场正在开展牦牛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听说繁殖率会有很大提升。明年,我也打算给自家的牦牛进行人工授精。”马米别提说。
今年,马米别提家的牦牛繁殖了30多头小牦牛,他预计卖掉20头成年牦牛和10头小牦牛,按照每头成年牦牛8000元、每头小牦牛3000元的价格计算,收入能达到19万元。“要是算上务工收入,今年的收入有23万多元。”马米别提说。
马米别提的牦牛都是散养的,每年夏秋冬三个季节都会在不同的牧场散养,早晨打开牛圈,到了晚上牦牛就会自己“回家”,腾出来的时间他和妻子在附近打零工。
为了促进牦牛养殖业的发展,马场还成立了阿合奇县托河冰川牦牛养殖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特色养殖业技术培训指导,还建起了加工厂,生产冰川牦牛肉干。在无锡市对口支援新疆克州阿合奇县前方工作组的帮助下,牦牛肉干销往无锡、南京等城市。
马米别提说,会继续扩大牦牛养殖规模,向养殖专家学习,把更多科技手段应用到牦牛养殖过程中,让自家的牦牛队伍越来越大。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