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乡村农匠丨下潘津村村民为啥都认彭昌金
2023-09-19 18:39:05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

  “种的蔬菜都上市了,又到了一年丰收季。”9月15日,在伊宁市潘津镇昌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菜地里,彭昌金分拣着成熟的豆角笑眯眯地说:“豇豆和豆角分两季熟,现在是第二茬上市,预计还能再收10多天。”

9月15日,在伊宁市潘津镇下潘津村潘津镇昌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菜地里,彭昌金看蔬菜长势。潘津镇供图

  9月的伊宁市潘津镇下潘津村,成片的花菜、茄子、豇豆等蔬菜已成熟,67岁的彭昌金忙着指导村民进行采摘期的田间管理,今年,合作社指导社员们种的蔬菜效益都不错。

  彭昌金是当地出了名的“田秀才”,也是伊宁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他家的日光温室大棚是伊宁市设施农业发展样本,当地很多农民能致富,其中少不了彭昌金的功劳。

  十几年前,下潘津村的村民只会种土豆、白菜、胡萝卜,彭昌金也一样。种了不少,但是一直收入不高。为了提高效益,历经多次失败,彭昌金种的西蓝花、莲花白、紫甘蓝等蔬菜种植成功,且收益翻倍,这坚定了他发展蔬菜种植的信心,他建起了拱棚种菜,之后又建起日光温室大棚种菜。

  2014年,彭昌金带领村民成立了潘津镇昌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他每年都把培育菜苗当大事,并把培育出的菜苗免费提供给村民。

  “你看,这一片地就是阿不力克木家的。”彭昌金在村民阿不力克木·买提尼亚子的菜地里看着又高又大的玉米说,跟旁边农户种的玉米比起来,阿不力克木种的玉米要高出一截。

  提及彭昌金,村民阿不力克木感慨:“老彭是好人啊,是他帮助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7年前,彭昌金见邻居阿不力克木妻子患心脏病生活困难,就教他种菜,免费给他送菜苗和化肥,一送就是6年。

  如今,阿不力克木一家承包了7亩地种蔬菜,用蔬菜的收益发展养殖,盖了又大又好看的房子。

  “合作社里一起种菜的人,现在都富了。”阿不力克木亲热地拍了拍彭昌金说:“跟着老彭种菜,没错!”

  对所有种菜的村民,彭昌金隔三差五上门做技术指导。“党的政策好,我才能致富。我致富了,还要带着更多人一起致富。”彭昌金说。

9月15日,在伊宁市潘津镇下潘津村潘津镇昌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彭昌金分拣成熟豆角。潘津镇供图

  目前,合作社有两座日光温室大棚,用于种植草莓、育苗。每年开春彭昌金都会给村民送菜苗,今年共送出22万余株菜苗。

  彭昌金已经在下潘津村生活了50年,大家都亲切称他“老彭”。1973年,17岁的彭昌金带着东拼西凑的40元钱从四川省资中县出发,乘过火车、乘过货车、徒步30公里,颠簸了6天6夜来到下潘津村。

  当年的下潘津村是个落后的小村子,处处是土坯房。对于“外乡人”彭昌金而言,有一间房子也是奢望。一位好心的维吾尔族大妈给了他一间房子遮风挡雨。“这里很多村民都帮助过我,给我住的地方、给我吃的喝的,我终生难忘。”彭昌金说。

  扎根这里后,彭昌金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干活,他曾用小小的身板扛起120公斤一袋的粮食,也曾在炎热高温的天气,一天收割5亩旱田麦子。吃苦耐劳的彭昌金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每次干完活后,维吾尔族大师傅总会给彭昌金盛上满满一碗饭,嘱咐他吃饱点。彭昌金学会了维吾尔语,他的维吾尔语里带着浓浓的四川口音。

  1983年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彭昌金家分了14亩6分地,生活更有奔头了。1995年,彭昌金试种耐寒蔬菜一举成功。他进行规模种植,也因此成了潘津镇的农民致富典型。

  几十年来,彭昌金向社会各界送出菜苗100余万株,价值50多万元。“只有大家过得好了,种的菜每年都丰收了,我心里才踏实。”彭昌金说,他还要继续送菜苗、送技术给自己的邻里乡亲。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孙圆圆]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