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这几天,我只要点开石榴云客户端的首页,看到‘寒潮来袭 暖心行动—— 暖心屋、顺风车、送温暖’这几句爱心公益倡议,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暖意和感动。因为,在这个倡议下,我看到、听到了新疆各地时时处处所发生的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12月15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会展九里小区居民李磊感慨地说。
寒潮来袭,暖心行动。
从12月12日开始,新疆迎来今年入冬以来最强降雪寒潮天气,对各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新疆日报社(集团)面向社会发出开展“暖心屋”“顺风车”“送温暖”三项公益行动倡议,并特别启动“寒潮来袭 暖心行动”100小时大型全媒体公益播报。一时间,新疆各地爱心闪耀,暖流涌动。
12月12日,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湾街道辖区,环卫工人坐在一家由企业提供的环卫驿站吃早餐。李巧艳摄
12月12日一早,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湾街道延安东路社区干部阿依努尔·巴里急匆匆地来到辖区的环卫驿站,给一大早就开始清雪的环卫工人送来一大包热乎乎的烤包子和薄皮包子。“他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着清雪,我给他们买些热包子暖暖胃。”阿依努尔说。
“快请坐,喝点热茶,歇歇脚……”当天,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喀什东路街道偶遇牧歌主题餐厅负责人窦彦钢,热情地将正在附近扫雪的环卫工人请到了店里。
“这么冷的天气,你们辛苦了,如果大家饿了想吃饭,只要给前台或店里任何一个员工说一声,都可以免费在店里吃饭,千万别客气,随时来!”窦彦钢说。
一番话语,让环卫工人心里暖意涌动。
12月14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小西门街道光明路南社区的环卫工人展示领到的“暖心馕”。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周鹏摄
12月14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小西门街道光明路南社区环卫工人收到了价值近2000元的 “暖心馕”。原来,新疆疆小馕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看到新疆日报社(集团)发出的公益行动倡议后,积极响应并报名加入了“石榴云/新疆日报爱心联盟”,参加“送温暖”行动,为连续多日坚守在户外清扫积雪的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献上一份爱心。
“一餐一食,传递的都是关爱和温暖。外面虽然很冷,但我们心里暖和!”环卫工人李彩霞说。
风雪无情,有爱传递。
就在12月13日,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天恩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镇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响应爱心倡议,紧急动员企业员工捐资3.5万元,购买了200条羊绒围巾和200套羊绒手套,送到了执勤交警和环卫工人手中。
“这些物品只是我们企业响应爱心倡议捐赠的首批物资,后期我们还将召集更多企业,为在寒风中坚守岗位的户外工作者和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献出一份爱心。”太平洋建设集团工程中心副总经理朱威说。
“系上爱心围巾的那一刻,我心里很暖和……”当天中午,新疆公安厅交警总队高等级公路支队东绕城大队执勤交警杜家宝说。
同日,乌鲁木齐十堰商会会长李昌江带领商会10名会员企业代表,来到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东泉路街道翠泉南路社区,为环卫工人捐赠了1500件价值2.4万元的棉帽、手套、围巾和马甲等“四件套”防寒用品。
连日来,在全疆各地,无论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无不以各种暖心行动,演绎着寒冬里的新疆温暖故事。
“这两天天气越来越冷,但是,有了你们送来的过冬煤,屋里暖和着呢。”12月13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雀仁乡沙吾仑村村民阿尔根别克·哈不里汗对入户走访的村干部说。
昌吉回族自治州各县(市)筹集资金,通过发放过冬煤、过冬棉衣、鞋子或救助金等形式,救助帮扶困难群众6718户。极寒天气出现后,昌吉州各县(市)积极筹集救助资金和物资,随时向有需求的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和帮扶。
12月13日,在布尔津县阔斯特克镇便民服务中心,镇上的民政干部将一件件棉被等御寒物品送到特困供养对象手中。为确保特困供养对象在极寒天气下的正常生活,阿勒泰地区已为889名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了包括棉被褥、棉鞋、棉靴、棉大衣、绒衣裤等防寒物资。
12月13日下午,伊宁市总工会联合美团外卖推出了“贴心服务 温暖相伴”慰问活动,为美团外卖伊宁市边合区的400余名外卖员送上棉服。图由伊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毛兰提供
这几天,伊宁市的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也纷纷加入到“送温暖”行列,为户外工作者、困难群众和老年人等群体,送上他们所需的帮助和关爱。
为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伊宁市财政局驻潘津镇英买里村工作队筹集5000元购买了10吨优质燃煤,发放给全村10户生活困难家庭。
“这些‘暖心煤’不仅温暖了我们的房子,更温暖了我们的心,感谢党和政府!”村民艾热帕提·肉扎洪说。
在哈密市,民政部门开展了对低保户等群体的冬季取暖救助工作,其中,为乡村分散采暖的低保家庭每户发放2吨燃煤,为集中采暖的低保家庭每户补助50平方米的采暖费。到目前,已发放“暖心煤”6389吨。
据不完全统计,自12月13日新疆日报社(集团)发出三项公益行动倡议,截至12月15日下午6点,全疆各部门、单位、企业、个人为户外工作的环卫工人、交警及困难群众送温暖达14.33万人次。
“短短几天时间,就有如此多的单位和个人响应爱心倡议,开展‘送温暖’活动,这也说明了在我们新疆的大地上,一直有着一种优良的社会基因:奉献爱心,助人为乐。而这种基因一定会随着‘送温暖’活动的持续开展而不断被激发,最终凝聚成文明新疆的社会风尚和精神品格。”李磊说。
献出一份爱心,温暖冰冷寒冬,这个冬季,有一种暖叫“送温暖”。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