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真的很感动,我的心暖暖的。”
“司机师傅,我为你点赞!”
文明是城市最亮丽的风景,志愿服务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12月13日,《寒潮来袭 暖心行动——新疆日报社(集团)发出三项倡议》一经石榴云客户端发布,全疆各地各单位、企业和群众纷纷响应倡议。从一座城延伸到更多城,从乌鲁木齐市辐射到全疆各地州市,舞动的绿丝带,传递出一股股暖流,温暖一个又一个城市。
系上绿丝带,传递更多爱
连日来,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顺风车”倡议,报名的热线电话响个不停。热线电话的另一头,表达着同一个声音:“我们想要参与!我们要在寒潮来袭的日子里,为更多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方便。”
截至15日20时,倡议发出54个小时,乌鲁木齐市有53家单位、企业响应,全疆有1.3万余辆车加入“顺风车”行动中。
“寒冬天气里,能够捎上他人一程,让自己做一个温暖的人,也能温暖别人。”自治区团委宣传部二级主任科员阿迪力·阿不力米提表示,这样做非常有意义,“周边的年轻人都踊跃报了名,希望绿丝带成为青春最靓丽的颜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五一农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领取了200条绿丝带,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信息,得到辖区内社区以及广大居民群众的热切响应。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响应新疆日报社(集团)发起的“顺风车”倡议,兵地携手能为各族群众温暖出行贡献一点力量。
15日当天,新疆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员工一到办公室就排队领取了绿丝带。前一天,该公司积极响应《寒潮来袭 暖心行动——新疆日报社(集团)发出三项倡议》,领取了100条绿丝带。新疆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负责人李守国说:“希望能为社会传递一份温暖,让新疆温暖一冬。”
15日下午,新疆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又领取了130条绿丝带,“绿丝带将与当天的快递一起分拨到各地州市,让各地州市的顺丰员工也加入‘顺风车’行动中。”李守国说。
一个人的能量能温暖一个角落,一群人的能量能照亮整个城市。这几天,“顺风车”行动微信群内,一条条申请领取绿丝带的信息不断刷屏,打破线上线下,超越时间空间,传递温暖的力量汹涌澎湃。
顺便帮一把,温暖你我他
零下22°C、零下25°C,持续的严寒天,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但绿丝带“顺风车”免费帮助路人的善举,却温暖了你我他。
12月15日,在白鸟湖片区金桥路南七巷新疆日报社家属院门前,市民周先生的汽车无法启动。原来,他前一晚停车时忘了关车灯,导致电瓶亏电……在他焦急之时,一辆系有绿丝带的车辆缓缓驶来。
“是不是亏电了,我有勾电线,能帮你。”
给予周先生援助的是白鸟湖片区祥云社区辅警阿拉法特·阿不力孜。他三下五除二就帮周先生勾好电瓶充好电,让车辆重新启动。
阿拉法特勾好电瓶充好电,帮助周先生的车辆重新启动。徐倩茹摄
事后,周先生握着阿拉法特的手说:“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举手之劳的事儿!这么冷的天,大家都不容易。”阿拉法特摆摆手。
14日18时许,65岁的市民陈建江在科创路路边等车,社区工作人员周继伟刚好开着绿丝带“顺风车”路过,便捎带了他一程。“我坐在车上,都觉得冷。当我看见站在寒风中等车的老爷子,就停下了车。”周继伟说。
“好心人还是多,他们把我安全送回了家,真的很感谢。”陈建江说。
周继伟的“顺风车”送老人回家,他的同事帮忙扶老人上车。徐倩茹摄
15日10时下夜班后,自治区人民医院护士王玥在医院门口等车,冻得瑟瑟发抖。加入“顺风车”行动的王雅茹看到她,主动停了车,问明了情况后,“我可以免费捎您一段,到中山路就离您家不远了,上车吧。”她说。
“当时鼻子就酸酸的,感受到浓浓暖意。”王玥说,“顺风车”行动让这个寒冬变得格外温暖。
暖心事不断,城市有大爱
绿丝带的暖心故事,不仅发生在乌鲁木齐市,还在全疆各地州市纷纷上演。
“真是谢谢你们了,要不是有你们,还不知道我要等多久!”15日晚,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曹希搭乘了翁昊的“顺风车”,下车后感动地说道。
受强冷空气影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迎来降雪降温。新疆鼎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翁昊在去第五师双河市的路上,遇见焦急打车的曹希,便缓缓停下车。问明情况后,免费将她送到了目的地。
新疆鼎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翁昊将曹希送到了目的地。翁昊本人供图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打车也不方便,非常感谢‘顺风车’司机伸出援助之手,我为他们点赞!”曹希说。
翁昊介绍,他们律师事务所有5位车主加入“顺风车”行动中。翁昊说:“我们没法去现场领绿丝带,就从家里自己找出一根绿色带子绑在车上,用实际行动响应‘顺风车’倡议。希望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五家渠网友“你说啥”在朋友圈发文为“顺风车”行动点赞,“我的心暖暖的,没想到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热心人,他们都是好样的!”
这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2016年,她参加高考时,打车去考场的路上发现身份证忘带了。司机迅速返程,并等待她去取证件。在再次前往考场的路上,司机还不停地安慰她:“不着急,时间很充裕。”
“今天下班等车时,一位好心的司机说自己是石榴云‘顺风车’,能免费带一段路。7年前的感动,今天我又收到了。”
持续严寒天气是一道考题,它考出了一座座城市的大爱和文明。人们互帮互助,彼此关爱,让城市有力量、有温度、有凝聚力。相信经受严寒考验的新疆,未来一定能把文明答卷的底色擦得更亮。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闫啸天,参与记者 范琼燕、管梦颖、米日古力·吾)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