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热饭 有被褥 有暖气 ——探访阿合奇县震区安置点第一夜
2024-01-24 01:47:54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1月23日22时,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走进阿合奇县科技文化体育中心安置点。不大的院子成了繁忙的枢纽:大车小车络绎,人们奔忙不歇,救援物资运抵这里,再分发至安置点。采暖器、被褥、食品等新到物资,摆放有序。

  1月23日凌晨2时09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中距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仅有41公里。

  记者抵达这里时,恰巧碰到一批物资刚刚送达。阿合奇县发改委党组成员、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孟宪飞正带着数十名志愿者分秒必争地分发物资,“地震后就没睡过,事儿根本忙不完。这会儿赶紧把新到的采暖器分到大家手里,今晚帐篷就能暖起来!”他眼睛泛红、胡子拉碴,声音却依然有力。

阿合奇县科技文化体育中心安置点里,志愿者正在分发物资。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 刘萌萌摄

  记者看到,中心大厅一侧,阿合奇县友谊路社区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甘宏斌正组织受灾居民井然有序排队领取晚餐,“这里是最大的安置点,有上千名群众,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志愿者,做了汤饭,让大家暖暖胃。”

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正在吃晚餐。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 刘萌萌摄

  另一侧,几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正带着孩子们做起了游戏。孩子们你追我逐中,笑声愈传愈远。“孩子们吃饱了,我们就组织他们做起了小游戏,希望地震带给他们的阴霾早日散去。”来自山西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邓婕说。

  古丽努尔·亚库甫一岁半的儿子脚上穿着两种不同颜色的袜子,“地震时,我们俩抱起孩子就跑,当时害怕地随手抓起两只袜子就给孩子套上。”她说,地震发生后,一家人在车里过了一夜,后来社区干部将他们安排到安置点,“在这里吃了热腾腾的饭,还能睡在暖和的被褥里,心也安定了下来。”

阿合奇县人民广场安置点的帐篷里,受灾群众领取到了采暖器。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 刘萌萌摄

  安置点处处有温暖的守护。23时,在阿合奇县人民广场安置点,150余顶救援帐篷已经搭建完毕,走进一座帐篷,热水壶正冒着热气,2张折叠床沿四边放置,铺着棉被褥,床头前的采暖器释放着阵阵暖意。4岁的吴嘉豪正躲在被窝里靠在妈妈马兰英身边听故事。角落里码放着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

  “我们家十多口人分到了3个帐篷。”马兰英说,这会儿大家都出去了,帮着安置点搬物资、打扫卫生。

   “东西够用吗?”记者问。“够,刚刚发了采暖器和被褥。”马兰英说。

  “地震家里有损失吗?”记者又问。一旁的小嘉豪忍不住地举起了手:“阿姨,幼儿园老师说了,地震发生时,要抱着头快快地跑……” 听到这里,记者不由得笑了起来。

阿合奇县科技文化体育中心安置点里,孩子们正在吃晚饭。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 刘萌萌摄

  帐篷外,68岁的李华全向我们说起这一天来跌宕的心情,“刚地震时感觉地动山摇,现在基本生活有了保证,看着救援人员越来越多,我没有地震刚发生时那么怕了。”

  夜色渐浓,安置点里迎来了震后第一个夜晚,尽管室外已经是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室内暖意融融,群众和干部们商量着下一步的安置计划,期待着新一天的来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胡永锋]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