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忙碌了一上午的志愿者邓婕,把头埋到桌子上眯了不到十分钟,抬起头,给自己比了个“剪刀手”,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昨天晚上只睡了2个多小时,今天又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现在,一共接了5车物资。”话音未落,她又起身走到外面,继续搬运新一批抵达的抗震救灾物资。
1月24日,阿合奇县科技文化体育中心安置点,穿梭着50多名年轻的志愿者。他们身穿红色的马甲、胸前印着一颗鲜红的爱心、背上写着“克州青年志愿者”字样,邓婕就是其中一员。
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在搬运物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摄
自乌什县发生地震以来,这抹“志愿红”涌动安置点。他们是来自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乡镇干部,发放物资、维持秩序、带孩子们做游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看着一车车物资从全疆各地来到这里,我的内心充满感动。”2001年出生的志愿者董浩然说,1月23日2时09分,乌什县7.1级地震发生时,全家人从猛烈的晃动中惊醒后,赶紧跑到门口的空地上。将家人安置好后,董浩然便响应乡里的号召,来到安置点,服务保障受灾群众。
志愿者在搬运物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摄
阿合奇县团委书记宁林介绍,各族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基层党组织号召,投身志愿服务,“志愿者大多是‘00后’大学生,主要负责的是物资搬运发放、维持秩序等,孩子们的表现很棒。”
连续的高强度志愿服务,董浩然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双眼红肿、嗓子沙哑,但他一点也不觉得辛苦。“真正幸福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熠熠生辉,照亮他人。我会继续为家乡抗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次特殊的经历使我感受到爱、体会到责任,并在这种情感中变得坚强,也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董浩然说,在他看来,如果青春有颜色,那一定是“志愿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