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小的梳子,“穿”发丝,“越”古今,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实用器物,更是古代妇女审美追求的实物印证,表达着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不懈追求。
● 《今日新疆》记者 刘俊佑/文
无论是从古时流行至今的“盘头”,还是各具时代特色的“大波浪”或“黑长直”,行走在人群中,女性们千姿百态的发型,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古代妇女在发型的审美装扮上,又有着怎样的记述呢?今天,就让我们从馆藏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的漆梳和漆篦说起。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馆藏的漆梳和漆篦,2002年出土于若羌县罗布泊北部荒漠雅丹群的LE古城(方城)葬,属于汉晋时期历史遗存,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漆梳、漆篦两件文物外形均呈上圆下方、形似马蹄,表面涂有黑漆。漆梳表面装饰有黄红色的点纹,梳齿12枚,齿长2.2厘米,保存相对完好;漆篦色彩相对更为艳丽,其一面装饰有橘黄色的云纹,另一面装饰有黄红色的点纹,梳齿32枚,齿长3.7厘米,部分有残损。漆梳和漆篦均属漆器,作为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漆器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据巴州文博院院长陈英介绍,巴州地区出土的梳和篦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巴州若羌县小河墓地出土的角质箍柄木质梳,它是用红柳和动物的肌腱制作而成,是新疆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梳子,距今有4000年到3400年的历史;第二个阶段,是在巴州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群挖掘出土的角梳、木梳,是用动物的角雕刻磨制而成的,同属这一时期的,还有和静县察吾乎古墓群出土的骨梳,距今约在3000年到2500年之间;第三个阶段,就是目前馆藏的汉晋时期的漆梳和漆篦,多为马蹄形,是典型的汉文化的遗存。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一阶段出土的漆器风格与中原地区漆器可谓一脉相承,说明了那一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在文化审美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往来和联系。
考古记载,中国最早的梳和篦发现于新石器时代,主要形成于魏晋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梳和篦一直被统称为“栉”,其与发簪、钗、胜、步摇、金钿、铢花、勒子并称为古代传统八大发饰。于古代妇女而言,梳和篦不仅是梳理头发的重要工具,更是必不可少的饰品。梳理梳和篦的历史脉络,我们不难发现自汉代以来,便有妇女将梳和篦插入蓬松的发髻作为发饰。到了唐代,插梳装扮成的头饰更加流行,几乎成为唐代贵妇的标配,可谓梳不离身,甚至在盛装打扮时,更要在发髻前及其两侧插两、三组插梳。到五代至宋代时,插梳之风更甚,梳和篦在材质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金、银、玉、犀牛角等贵重材料均被用来制作梳和篦。有史料记载,当时为了遏制这种炫富风气,宋仁宗还曾下诏规定,梳子的长度不能超过四寸,材质不能过于贵重奢华。
古人对仪容装饰非常重视,《周礼》规定:日日梳理头发,每三天必须洗头沐浴,并称之为“栉沐”。晋代诗人傅咸在《栉赋》中同样表达了其观点:一发不顺,实以为耻,这些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梳和篦对于古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一把小小的梳子,“穿”发丝,“越”古今,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实用器物,更是古代妇女审美追求的实物印证,表达着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不懈追求。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