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在霍尔果斯现代农业产业园,番茄长成了参天大树,一根茎蔓18米长,搭在立体架上,长势茂盛。这里的番茄亩产25吨—40吨,每亩年产值约40万元。
霍尔果斯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的立体高架番茄,长势茂盛。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5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参访团,来到霍尔果斯现代农业产业园,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文明伙伴、正能量网络名人、网络平台代表及媒体记者,被产业园工厂化种植模式震惊到了。“没想到在祖国的边陲,还有如此现代的农业科技。”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棱镜talk编辑何轩宇说。
产业园由霍尔果斯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规划面积1000亩,已建成400亩。与常规番茄种植模式不一样的是,这里的番茄种植不用土,而是椰糠基质。并且,大棚温度、湿度等都是智能可控的,在这里种植番茄如同工厂“制造”一样简单,番茄的酸甜、口感风味以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含量,都相对可控。
“产业园智慧大棚运用了双层高分子功能膜覆盖系统、多层次管道加热系统、精准控制系统、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系统等六大技术体系。”霍尔果斯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袁伟介绍。
双层高分子功能膜的两层膜间距达15厘米,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和隔热效果;
多层管道加热系统安装在大棚下面,既能除湿又能保温,可很好地促进作物生长;
冬季烧天然气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回收利用系统收集起来,释放到大棚里,促进果实生长。
在上述技术赋能下,产业园种植的番茄,每株有三个茎蔓,每根茎蔓可结44穗果以上。如果种植的是大果番茄,每穗可结果四五个,小果番茄每穗结果12粒—16粒。
5月23日,在霍尔果斯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人正在分拣包装番茄,随后这些番茄将发往全国各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目前,霍尔果斯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已为工厂化“制造”番茄申请注册了“霍尔果”系列商标。霍尔果斯柿、霍尔果斯樱桃番茄已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颜色深一点的串收番茄最好吃,香甜软糯。”品尝了6种番茄的网络名人古孜努尔·买买提说。现场,古孜努尔一边品尝番茄,一边忙着拍摄视频,“一定要为家乡好吃的番茄打call。”
“我们的番茄生长期达10个月,3个智慧大棚岔开种植,可实现常年供应,年产值1.2亿元。”袁伟说,番茄已远销到全国各地,供不应求,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7630吨。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