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6公里,是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圈的长度。过去40多年,依托“三北”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已经形成了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这里森林、草地、湿地防护占90.6%,沙漠边缘无林草湿地空白区长度约285公里,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东南缘绿洲之间。补齐最后285公里,就能形成一个巨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锁住”。“锁边”工程进展如何?来看记者的探访。
总长285公里的“缺口”,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巴州且末县、和田民丰县沿线。由于处在盆地风口区,这两段缺口也是南疆风沙危害最深、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
巴州且末县,一个四周被黄沙包围的小城,人口只有7万多人,人均耕地面积7.36亩,如果不固沙,这座小城就会被黄沙吞噬。
这个季节是当地风沙频发的时间,就在刚刚,沙尘四起,能见度不足20米,大风裹挟着沙尘遮天蔽日,当地百姓饱受风沙之苦,保卫家园,就要人进沙退。
总台记者 张敏:于是人们便向这片沙漠要发展空间。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阻止沙漠前进。我们常看到的固沙方式就是草方格,但是在风沙频发区,它的寿命只有三年左右,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在草方格的基础上,还可以种植既可以固沙又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
总台记者 张敏:这两天,且末县要平整5000亩的沙地,播种植物。只有将地平整了,大型的播种机才可以开进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发现,在平地上种植植被要比沙丘上的成活率高。
固好了沙子只是第一步,随着治沙固沙的变化和适地品种的选育,在沙漠里种植小麦也成了现实。
总台记者 张敏:你能想象到吗,我身旁的这些小麦就生长在巴州且末县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而它生长的环境都是这样的盐碱沙地,所以它的个头并不是很高。而它的秸秆还会给这些沙子提供肥力,从而也起到固沙的效果。
从且末县一路向东300多公里,到达和田地区的民丰县,这里是另一个锁边固沙的“主战场”。民丰县的地形就像一个巨大的盆子,将天山、昆仑山等地方刮来的风沙汇聚在一起,而这里,也是285公里锁边固沙缺口中最难治理的一段。
总台记者 张敏:这里是民丰县的亚瓦通古孜乡,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央,常住的村民只有300多人,曾一度被黄沙吞噬。而这里离千年前消失的精绝古城只有40多公里的距离,为了守护住自己的家园,这里的村民在修房子前,都会在房前栽种很多树,不再让精绝古城的历史重演。
总台记者 张敏:这里就是民丰县种植的2.4万亩绿化林,从2012开始种植,如今最高的树已经长到了4米多高。别看这些植物其貌不扬,但却都是固沙的好帮手。长期生长植物的这片地方,沙子已经逐渐开始发生变化,流动的沙子,逐渐被植物所固定,保持住了局部的水土。
而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意味着有新的问题出现,不同于自然生长的植物,沙漠里人工种植的植物由于树种单一,很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一旦发生,十几年的努力就可能会前功尽弃。
民丰县便通过乔木、灌木、草相互补充结合的方式,形成了治沙堡垒,通过不断试验,红枣、大芸等越来越多的植物都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们也成了锁边固沙的主力军。
总台记者 张敏:这段时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285公里锁边固沙工作正在进行。通过用草方格工程治沙、平整土地、植物治沙、光伏治沙等方式,要形成三道阻挡沙子前进的防线。将这285公里补齐后,就像是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了一条绿色的“围脖”。
而想要将这片沙漠的沙子从根本上治理好,还需要不断探寻一条可持续的治沙模式,还需要一代代人矢志不渝,而这条路要走很长很长。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