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唤醒“沉睡”土地 新疆盐碱地里麦穗香
2024-07-15 15:31:30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郭玲报道)7月14日,在和硕县新塔热乡2000亩试验田,冬小麦挺着沉甸甸的腰杆,金黄的麦穗颗粒饱满,而油菜、虎葵也长势喜人。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通过3个月的技术改良,到如今收获了第一批冬小麦。

7月14日,新疆盐碱地改良成果验收报告会在和硕县召开。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摄

  当天,在新疆盐碱地改良成果验收报告会上,经抽样测产,这片实验田里的冬小麦亩产达到656公斤,超于周边耕地冬小麦亩产平均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现场宣布:和硕2000亩盐碱地土壤改良及抗盐碱作物种植综合示范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新疆盐碱地改良成果验收报告会现场测产冬小麦亩产量。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摄

  “通过调节土壤中的离子平衡,促进硫化盐及硫酸根盐类的生成,同时结合耐盐碱作物的种植,共同推动了盐碱地生产力的显著提升。”吴丰昌说,这次改良在技术层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显示,新疆各种类型的盐渍化土壤总面积达1336.1万公顷,占全国总盐渍化土壤面积的36.8%,是我国盐渍化土壤面积最大的分布区。

新疆盐碱地改良成果验收报告会参会人员走进麦田看冬小麦长势。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摄

  “和硕县新塔热乡这块实验田的含盐量达3%,属重度盐碱土地。去年8月,我们开始改良,10月就完成改良并种下冬小麦,现在终于见证了满满的收获。”浮石(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建勇介绍,他们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引进、吸收、改良、迭代,在不同地区的盐碱地改良实践基础上,终于取得了目前的成绩。

大型机械正在收割改良盐碱地里长出来的冬小麦。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摄

  “将盐碱地平整后,把研发的药剂渗透进去,把盐‘锁’在地里面,防止盐碱反复。”浮石(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柴晨睿介绍,这项技术缩短了盐碱地改良周期,实现了当年改良、当年种植。

  “我们虽然看不懂测试的数据,但看着白花花的盐碱地长出这么好的庄稼,我觉得像个奇迹。”和硕县新塔热乡农民刘德云说,这块地在15年前改造过一次,费了很大功夫,但没成功。去年,当得知有人又要改良这块地,他觉得“天方夜谭”,没想到科技的力量真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侯倩]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