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逐日看新疆丨吉林新村里的新变化
2024-08-28 22:59:11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哈巴河县齐巴尔镇吉林新村的田间地头,油葵、打瓜、籽粒玉米等农作物长势良好;“石榴籽”服务站助农直播间里,几名西部大学生志愿者主播热情地介绍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驼奶饮品加工、羊肚菌种植、特色小刀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产销两旺……

8月27日,哈巴河县齐巴尔镇吉林新村“石榴籽”服务站助农直播间里,几名西部大学生志愿者主播在介绍当地特色农产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摄

  8月27日,“追风逐日看新疆”全媒体报道团队走进吉林新村,感受村里的新变化。走在吉林新村街头巷尾,平坦的柏油路纵贯全村、直通县城,150栋牧民新居整齐排列,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格外美丽。

  吉林新村原名阿依达乌英克村,十多年前,村里的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这些年,随着吉林省援疆共建工作不断深入,将村子打造成为高标准乡村振兴示范点,这个“西北之北”的小村庄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2011年,吉林省援疆项目——农牧新村建设启动。这一年,全村186户村民从河谷地带整体搬迁,改址新建了住宅区、种养区,建成了水、电、路等功能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新农村。为感谢吉林省援助,经村民大会研究,村子更名为吉林新村。

  对过去贫困的日子,村民巴哈提努尔·热布多拉记忆犹新。搬迁前,处在河谷地带的阿依达乌英克村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河坝水。搬迁后,村民们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屋,院里种菜种果,屋后鸡羊满圈,日子越过越红火。

  实现定居后,以前村里普遍存在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销售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新村实现了水、电、路三通,住房、棚圈、饲草料地、青贮窖四有。

  村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后,如何发挥优势寻求突破?如何带动老百姓参与乡村振兴?多年来,吉林省一批批援疆干部带来了“解题”思路。

  养殖小区建设、菌类种植、奶山羊养殖、刺绣合作社等项目落地生根,每年为村民提供千余棵果树苗、菜苗,还发放鸡苗,带动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村民致富信心。

  沿着村里东边的彩绘墙,推开一扇彩门就是村民沙力开的感恩农家乐,眼下,村里每天都会迎来大批游客,沙力夫妻俩忙得不亦乐乎。

  沙力说,这些年到村里游玩的人逐渐变多,2018年,夫妻俩决定把自家小院利用起来开办农家乐。夫妻俩为人随和、服务态度好,开业以来,生意蒸蒸日上,年收入近30万元。与此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庭院种植各类蔬菜,让客人们在农家乐吃饭的同时,还能体验蔬菜采摘的乐趣。

  “农家乐高峰期一天客流量可达150人左右。有本地人,也有游客。这几年,收入很可观。”对未来的发展,沙力充满了期待。

  近年来,随着援疆资金的不断投入,安居富民、定居兴牧、设施农业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相继实施,吉林新村农牧民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2022年,在援疆资金的扶持下,吉林新村在原有村阵地基础上进行了提升改造,通过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打造了集党群服务、文化浸润、产业发展、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石榴籽”服务站。每逢节假日,吉林省援疆干部都会来到这里,为村民开展义诊,政策宣讲等活动,深受老百姓欢迎。

  在吉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推动下,吉林新村村民还与吉林省白城市援疆工作队33人结对,通过援疆干部牵线搭桥,进一步加强了两地交往交流交融,多次联动开展考察交流,共享建设经验,拓宽振兴思路,提升当地干部乡村振兴建设的能力和水平。2023年,吉林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40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

  “去年,在吉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组织下,我到吉林省参观学习,了解到当地推出的 ‘吉林三姐’三大品牌,在带动妇女创业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哈巴河县也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产业,就业方式灵活、市场需求大,今后我将带领全村妇女提升刺绣水平,传承、发扬特色传统文化,助力妇女创业就业。”吉林新村党支部副书记高沙尔·解放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赵玉伟]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