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词:新疆荒漠“吃盐”植物——黄花矶松
2024-09-03 18:52:20 石榴云/新疆日报

  一音一韵,听新疆故事;一词一句,探文化精髓。

  《辨词》栏目深入挖掘新疆的地理、历史、民俗、美食等元素,选取具有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地域特色的词条辨音解析。在悠扬变化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和读者一起领略新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体验这片土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能够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植物,无疑是耐盐碱的强者。在新疆,除了在多个地区种植聚盐植物盐地碱蓬,一些地区在盐碱地上种植盐角草、盐爪爪、黄花补血草(黄花矶松)、野榆钱菠菜等盐生植物。这些植物既能“吃盐”,又具备经济价值,让昔日泛着白花的不毛之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黄花矶松中“矶”念“jī”。

黄花补血草。图片来源:天津自然博物馆

  黄花矶松又名黄花补血草、金色补血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植物花萼金黄色,漏斗状;花冠橙黄色。

  黄花补血草耐干旱盐碱,在干旱荒漠区的滩地、石质山坡、戈壁、湖盆、盐化草甸、沙漠等生境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生态价值。此外,以花入药,有止痛、消炎、补血的功效。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整理)

  更多相关报道,请点击图片进行阅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何艳红]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