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先遣连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路向西藏进军中的一路,最早进入气候恶劣的藏北高原,不畏艰险,英勇斗争,为促进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朝辉/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骑兵师先遣连进藏纪念碑位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城市公园,2007年8月1日建成。纪念碑形似一条红色的大路,代表着先遣连官兵用生命铺成的一条“天路”。黑色的大理石象征着莽莽苍苍的昆仑山,记载了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骑兵师先遣连正式挺进西藏的英勇事迹。这座纪念碑是对为解放西藏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们的纪念和致敬。
纪念碑坐南朝北,高8.1米,代表先遣连1950年8月1日正式挺进西藏。黑色的大理石台阶第一个阶次高1.6米,代表1950年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于田;第二个阶次高4.28米,代表1950年4月28日独立骑兵师进驻于田县普鲁村,军民联手共筑进藏公路;第三个阶次高5.6米,代表1951年5月6日,第二支先遣支队向西藏进军。纪念碑底座设计为梯形,南侧长4.9米、东西两侧均长5米、北侧长5.1米,分别代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西藏进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纪念碑正面刻有汉文、维吾尔文、藏文、英文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骑兵师先遣连进藏纪念碑”碑文。纪念碑东西两侧各有一幅浮雕,东侧浮雕再现了当年先遣连进军藏北誓师大会的场景;西侧浮雕再现了于田军民在昆仑山上联手修筑进藏公路的场景。纪念碑的背面刻有汉文和维吾尔文两种文字的碑文,铭记着每一位英雄的名字。
1950年初,中央作出进军西藏的部署。为配合西南主力部队,西北局命令新疆部队派出一支部队进军藏北,解放阿里。经短暂准备后,1950年7月,以独立骑兵师一团一营一连为主体,由汉、维吾尔、蒙古、回、藏、锡伯、哈萨克7个民族共136名共产党员和战斗骨干组成了进藏先遣连。7月31日,先遣连在总指挥李狄三率领下,从于田县普鲁村出发,开始向西藏进军。进藏路上,恶劣的气候也没能阻挡英雄的脚步,先遣连终于在1950年9月9日跨过新藏交界处海拔6000多米的界山达坂,到达藏北阿里改则,将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阿里高原。
1950年10月底,新疆军区电示先遣连:“立即转入过冬备战,坚持到明春。”由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死亡人数每天都在增多,副连长彭清云用刺刀在马鞭上刻下一条条刀痕,用此记录牺牲人数。死亡最高峰时彭清云一天在马鞭上刻下17道刀痕!直至次年5月28日,随着后续部队的到达和驮运线的接通,先遣连才从危亡中挣扎出来。但在阿里的雪野中,留下了永远的63座坟茔。先遣连官兵完成了和平解放阿里的壮举,展现了革命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和新疆军区光荣的喀喇昆仑精神。
1951年1月30日,西北军区党委授予先遣连“进藏英雄先遣连”称号,并为全体同志各记大功一次。这是中国共产党自1927年组建军队以来,一整个建制连队每人记大功一次的唯一一例。一年多的艰苦行军,先遣连不辱使命,为西藏的全面解放立下首功。毛泽东在得知先遣连的英雄壮举后,连连称赞他们是“盖世英雄”。
2019年10月1日,国庆大阅兵,全军荣誉功勋部队组成的战旗方队里,进藏先遣英雄连的旗帜,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战旗猎猎,跨越时代的千山万水,英雄的名字依然在雪域高原回响……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