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这些网络安全常识请牢记!
2024-09-10 17:22:33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 饶俊华

  2024年9月9日至15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国家围绕金融、电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网络安全问题,举办网络安全体验展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今年网络安全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快乐时,背后潜藏着哪些安全隐患?围绕微信朋友圈“晒”照片、微博发定位、使用免费公共网络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乌鲁木齐晚报律师团律师金群霞为大家进行详细解答,共同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问:微信朋友圈发照片应该注意什么?

  金群霞:网上数据显示,微信在未成年人常用的网络社交工具和应用中占11.8%,很多人已经习惯在微信上记录自己的饮食、地点等。

  尽管“朋友圈”只有好友才能看到和评论你分享的照片,然而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却留有一扇“后门”,一旦“附近的人”被启用,即便不是微信好友,你的10张照片也会被非好友的陌生人尽收眼底。

  很多微信用户并没意识到这扇“后门”的敞开会导致自己隐私的外泄。建议关闭“找附近的人”功能、“允许陌生人看10张照片”的隐私设置,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即使朋友圈里的好友,也有可能只是一面之缘或者各种机缘巧合下加的陌生人,因此朋友圈尽量减少“晒”孩子照片和个人隐私信息。

  问:微博相册、签到、足迹会泄露隐私吗?

  金群霞: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超过六成的青少年(61.6%)使用微博,高于整体网民(54.7%)。未成年人在进行网上交友时,有些会公布真实姓名、学校名称、电子邮箱、照片、班级甚至手机号等易直接定位和识别的个人信息,这些都会带来人身财产安全隐患,建议家长注意孩子刷微博时是否有上述行为,一定要及时消除。

  问:在商场或娱乐等公共场所,免费网络可以放心“蹭”吗?

  金群霞:最好不要使用公共场所免费网络。一些青年人聚会,到了餐厅或者咖啡厅,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拿出手机搜索免费无线网络。而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一点,在公共场所用一台电脑、一套无线网络及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就搭建了一个不设密码的WiFi。如用户使用该WiFi,不法分子就可以盗取手机上的资料。因此,在使用免费WiFi的时候,要看准WiFi的提供者,最好选择现场经营者有加密认证,通过服务员提供密码才能登录的WiFi。在一些公共区域,尽量避免使用带有个人账号和密码信息的软件,以免被不法分子窃取。

  同时,还要谨慎恶意软件。在恶意软件的主要危害中,资费消耗、隐私窃取和恶意扣费位列前三,这些恶意软件可在后台收集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话记录、电话号码及短信等信息并将其上传至指定服务器,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问:现在AI软件在生活中使用已经很普遍,请问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安全隐患?

  金群霞:在使用AI技术过程中,用户可能会透露一些涉及个人基本情况、喜好、银行账户信息、家庭信息等,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用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但也可能会被不当使用。

  如果恶意用户利用AI技术进行查询或生成文本,可能会导致这些个人隐私被暴露或重构出来,从而造成信息泄露。

  问:如何防范网络安全隐患?

  金群霞:1.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邮件的链接、图片、文件。

  2.不要随意点击、安装他人发来的软件。

  3.AI软件使用的时候要保护个人隐私、肖像等。

  4.涉及付款、金钱交易等信息时提高警惕,核实信息真实性。

  5.对电子产品要及时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责任编辑:侯倩]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