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9月27日上午,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小院里站满了各族居民,准备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身穿正装的沙勒克江·依明和儿子沙拉依丁·沙勒克江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旗杆下。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第168面五星红旗在这个小院冉冉升起,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从2009年10月1日开始在自家小院升国旗,沙勒克江已坚持了15年。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邻居都自发到他的小院里参加升国旗仪式。截至目前,来到小院参加升国旗仪式和聆听宣讲的人数超过32万人次。这座小院也成了塔城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沙勒克江(中)和他的家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国旗升起的时候,沙勒克江内心激动之余,总会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的情景。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来到塔城市,沙勒克江的父母把家里4间房子腾出来让解放军住。官兵们帮着耕地、种菜、打扫院落,插在他们家屋顶上的五星红旗是沙勒克江童年记忆中最明亮的颜色。虽然当时他并不明白这面红旗的意义,但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沙勒克江第一次在自家小院升起国旗,表达爱国情怀。“头一天,父亲把我们4个儿女叫到一起开了个小会,说要在自己院里升国旗,我们都很赞同,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儿子沙拉依丁·沙勒克江回忆,那年10月1日一大早,他们就挨家挨户敲门,邀请邻居们来参加升旗仪式,并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在父亲沙勒克江的影响下,今年47岁的沙拉依丁基本参与了每一次升旗仪式,“爷爷和爸爸传承的这个红色种子,我要发扬光大,并且给我的孩子做榜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沙拉依丁的双胞胎儿子阿拉依丁和沙巴依丁两三岁开始就参加升旗仪式。2020年,孩子们在作文里写下:“爷爷最爱的颜色是红色,希望能和爷爷、爸爸一起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仪式。”这篇作文后来被送到了国旗护卫队手中,当年6月1日,沙勒克江祖孙三代人受邀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并和国旗护卫队成员交流。“因为儿子的举动,我们一家三代人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国旗护卫队队员还用半天时间给我们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回来后,我们升国旗的仪式和动作更加标准了。”沙拉依丁说。
升国旗仪式也把各族群众的心紧紧相连。哈尔墩社区居民王宝芳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小院的常客,她说:“如今,每周一来这里参加升旗仪式,已成为了我们这个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在重要的日子,这里不仅举行升旗仪式,还会开展爱国主义宣讲,我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增强了。”
在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下,小院里又响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沙勒克江说,他要把这份爱国爱党情怀代代相传下去,“让五星红旗在这个小院永远飘扬。”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