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雅文
又是一年好“丰”景。10月4日,在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南戈壁的棉花地,一片片棉田“花开如雪海”一眼望不到边,伴随着机械轰鸣声,一台台俗称“下蛋机”的大型采棉机在棉海里来回穿梭,采摘、压缩、打包……很快就“吐”出一颗颗“金蛋蛋”。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看着眼前的场景,大河沿子镇呼萨英铁热克村村民董成锡面露喜色。
10月4日,在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南戈壁的棉花地,大型采棉机在采收棉花。赛永杰摄
今年是董成锡种植棉花的第24个年头,从最初种植50亩地,到如今成立合作社承包了1.1万亩地,他对棉花有着深厚的情感。
董成锡说,以前每到棉花采收季,都要请十几名拾花工,两三个月才能勉强采完,还常错过棉花最好的行情。如今有了采棉机,采收工作几天就可以完成。
2015年,在呼萨英铁热克村党支部的引领下,董成锡成立了精河县丰惠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经营着上万亩土地。
“在棉花品种上,我们按照精河县推广的‘五统一’模式要求,从源头提升棉花品质,有效解决棉花品种多、杂、乱等问题,统一种植和管理,棉花品种得到保障,品质也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董成锡说。目前,该合作社种植了3个品种的棉花,都是抗旱、高产品种。
同时,董成锡带领合作社积极与棉花加工企业、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社企联盟”,由棉花加工企业提供订单,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负责种植,生产市场需求的优质棉花,采取单种、单收、单轧、单储,优质优价,确保品质。密切联结上游种植、中游加工和下游纺织各环节,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近年来,该合作社的棉花从种植到采收全过程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现在1万多亩地比以前50亩地还好管理。今年,我们合作社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棉花采收,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力省钱。”董成锡笑着说。
今年,精河县共种植棉花95万亩,越来越多的棉农和董成锡一样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董成锡说,要继续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全面提升棉花科学管理水平,为棉花稳产高产、棉农增收提供有力保障,让棉田里开出一朵朵“科技花”。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